明天就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不过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端午节,你了解多少呢?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 

估计大多数人都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

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而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有端阳节、重午节、粽子节、浴兰节、菖蒲节、艾节,还有天医节、草药节、上日等20多种说法。

端午节的习俗

每个特定的节日都会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纪念或庆祝方式,端午节也不例外,在端午节期间,全国各地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吃粽子、划龙舟。

吃粽子

吃粽子,这个习俗长时间以来被认为与屈原有关,在晋代,又将屈原和粽子及龙舟关联,一是表明在当时屈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是他的气节深受时人敬重。

而吃粽子纪念屈原是较有代表性的说法,其实还有纪念伍子胥、介子推和孝女曹娥之说,只是屈原影响最广。

划龙舟

划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而划龙舟与龙图腾崇拜有一定的关系,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

而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挂艾草

端午节当天,有在家门口挂上可驱邪祛病的艾草这一习俗,来源亦久。《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草是药用植物,既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

五月艾草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端午更多习俗

当然,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挂艾草等广为人知的习俗和传统之外,还有沐兰汤、躲端午、佩戴香囊、跳钟馗、饮雄黄酒、避五毒、佩豆娘、拴五彩绳等习俗。

▲图片来自网络

写在最后

中华民族祖先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利人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哲学思想。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代天象计时文化、人文哲学的历史内涵,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中融合多民族跨地域的丰富内容。

有国才有家,在欢度端午节的时候,我们要缅怀祖先,敬畏历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情怀。

太平盛世之年,祝大中华锦绣河山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国富民强,岁月静好端午安康。

最后,预祝大家节日快乐、端午安康、出行平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