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我省(河南省)多个地市的道路工程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出现较为严重的膨胀起拱现象,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给施工单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经过调查,病害表现为局部路面产生“波浪形”起拱,起拱部位的沥青路面有放射状的裂缝存在。在距离路边缘约1-2m处出现宽约1cm的纵向裂缝,并伴随路面波浪状起拱。
路面出现起拱开裂的地段,均伴随两侧路缘石被路面向两侧顶翻,致使路缘石同路面分离约3-5cm左右的裂缝,可见路面产生了向道路两侧膨胀延伸现象。人工开挖后,发现基层上拱致使沥青面层起拱,并散发出刺鼻的氨水气味,底部路基路床质量正常。随着时间的发展,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最终因为不均匀膨胀而失去强度,路面也因为失去承载力而彻底破坏。
经过我们取样进行化学分析及论证,发现高含硫粉煤灰是这类病害的罪魁祸首。近几年,火电厂为了保护环境增加了脱硫工艺,将以前排放到大气中的硫截留到粉煤灰中,致使粉煤中的SO3含量增加。SO3与石灰中的CaO产生化学反应生成CaSO4(硬石膏)或生成无水钙质芒硝(CaSO4·Na2SO4),它们是影响体积不稳定的重要组成元素。硬石膏和无水钙质芒硝在遇水时吸取水分形成石膏或矿物钙质芒硝,早期体积会发生膨胀,并产生膨胀力,体积增大约20-30%。而这种不均匀膨胀能产生较大的内部应力,造成结构层后期失去强度。
目前我国道路方面的规范《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FTG/TF20-都没有对粉煤灰的含硫量提出来限制指标。我省唯一对路面基层用粉煤灰提出来硫含量检测限制指标的是焦作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鉴于以上原因,故建议对路面基层用粉煤灰质量管理提出要求如下:
1、加强对粉煤灰中SO3含量的控制。粉煤灰的质量标准中增加SO3含量的指标。参照GB/T-标准要求,粉煤灰中SO3含量不大于3%。
2、加强粉煤灰原材料检测工作。对目前在建工程中的粉煤灰质量按上述要求进行一次全面质量普查,严禁不合格的原材料在工程中使用。根据施工管理的现状,加强对粉煤灰材料抽检频率的控制,对进场的粉煤灰每吨进行一次硫含量检测,从源头抓好抓实工作质量。监理单位对粉煤灰的检测每个标段不少于一次。
3、把好粉煤灰材料采购关。针对目前粉煤灰供应市场比较混乱,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现象,施工单位应选择信誉好、质量稳定的供应商,杜绝来路不明、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粉煤灰混进我省道路建设市场。每个标段原则上只能使用一家厂家提供的质量稳定的粉煤灰,并严格控制有害废料掺假冒充粉煤灰。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单位粉煤灰料源的考察和监督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