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酒查武酒产于贵州省遵义市董公寺镇。是中国古代八大名酒之一。一直以来,董酒风格独特,早被行家们归纳为“酒液清澈透明,香气幽雅舒适,入口醇和浓郁,饮后甘爽味长。”具体一点讲,董酒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甘冽爽口,又有小曲酒柔绵醇和与回甘,并微带使人有舒适感的百草香及爽口的酸味,饮后不干、不燥、不烧心、不上头、余味绵绵。细品董酒风格独特之处,更能让人感到饮用董酒是一种高尚的享受。董酒以其工艺独特、酒香浓郁而名于世。

遵义董公寺一带的人们酿造美酒可谓历史悠久。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遵义董公寺这里就已经出现一种叫做“哑酒”的饮料。“哑酒”是种用杂粮酿造的发酵酒。

根据《遵义府志》上面记载,因为苗人用芦管吸饮这种酒,所以其又叫做竿儿酒。根据《峒溪纤志》的记载:“哑酒又名钓藤酒,以米、杂草子为之以火酿成,不刍不解,以廉吸取。”民间存在酿制饮用时令酒的风俗。而《贵州通志》上面也有记载“遵义府,五月五日伏雄黄酒、莒蒲酒。九月九日煮蜀擦为咂酒,谓重阳酒,对年饮之,味绝香。”这些记录证明了董酒发源地区悠久的酿酒历史。

到了元、明之际,遵义地区已经出现现代白酒一“烧酒”。据当地历史文献记载:“一切不正之酒‘经蒸馏’可得三分一好酒。”但可惜的是,此时遵义并没有出现成规模的酒坊酿酒工艺。

到了清代末期,董公寺一代的酿酒业逐渐形成一定规模,酿制小曲的酒坊随处可见。根据历史记载,这个时期内,仅董公寺至高坪这一线就有十余家小酿酒作坊,其中尤以酿造世家程氏作坊所酿的小曲酒最为知名。因为酒坊密集,酿造师们可以在一起互通有无,酿造技术日新月异。年,程氏作坊的老板程明坤对当地的白酒配方进行了改进,创造出被称为“程家窑酒”“董公寺窑酒”的美酒。年的某天,当地-位官绅伍朝华在宴会中提议给这酒取个名字,他以茅于军村而得名一事作为典故,说:“此酒出于董公寺酒,不如取名叫“董酒吧!”“董酒”由此得名。

董酒出自酿酒大省贵州,同省还有国酒茅台这样的巨无霸存在,这对它来说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不幸。幸运的是,这里盛产酿酒需要的好水一董酒采用水口寺独特的地下泉水酿造,酿成了香味醇厚、口感香甜的好酒。在这一点上茅台同样因水成名。对董酒来说。不来的点腿其近年等台用有国西之名。它的知名度不如茅台,总是活在其阴影当中。

这与董酒所处的地域文化一深藏国中的黔文化极为相似。虽然身为著名的酿酒大省。比起四川的巴蜀文化、山西的晋文化,贵州却没能形成独待的黔文化。贵州自古以来属于“南蛮",远离中原,著名的成语“夜郎自大”中的夜郎国就位于贵州。此处大部分时间处于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之下,不入中原文明序列,所以就连官方也没有对黔文化做出定义。但这并不意味着贵州没有文化,只是贵州文化如同董酒一般藏敛了自己的锋芒。

董酒的酒体清澈透明,不留任何雕琢气息,展现出一种原始、自然的纯朴,这与始终淳朴、善良的黔文化相似。酒体本身采用经过高原沙土筛滤过的地下泉水酿造,味道爽口甘甜。其独特的香气幽雅舒适,恰到好处,幽而不浅,雅而久远。董酒入口醇,饮后甘,内涵十分丰富。酒评家认为,董酒具有三香“脂香、醇香、药香”,是难得一见的佳酿。

另外,黔文化在历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留下的。红军长征时在这里留下了“四渡赤水”“遵义会议等历史足迹,董酒也躬逢其盛。年红军长征时曾经路过遵义董公寺带,不少受伤的红军指战员在程家窖用董酒消毒后恢复了健康,重新走上了战场,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白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