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又是一年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炎黄子孙们自是印象深刻。结婚二十多年了,婆家到娘家三百多公里,爸妈心疼我的不方便,过年过节我从不曾特意去陪过他们。婆家这边好像对这些节日都特不在意,所以每到节日,我就只能在心里默默回想,小时候在娘家过节的日子。从记事起,每年端午节(我娘家叫端阳节),爸妈会根据手头经济状况,买不等的粑粑(糖包居多),粽子,糖果,咸蛋皮蛋,雄黄酒。奶奶那时候还很年轻健旺,还能喝点酒。虽是粗茶淡饭,一大家人其乐融融,好不热闹。爸爸兄弟三人,兄友弟恭,妯娌和睦。方圆十里出了名的团结友爱,勤劳能干。小叔叔家妹妹没出生的时候,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更是名副其实的掌上明珠。即使妹妹出生了,只是多了一颗明珠,更高兴。记得端阳细节:爸爸曾是民办教师,教语文,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少有的文艺范儿,多愁善感,细腻温情。他会在蒜头里找出独蒜,用毛线穿起来给我当项链,说带着蒜头项链不招虫子。他会用筷子头在酒杯里点一下雄黄酒,让我品尝辛辣苦涩怪味。他会把糖包掰开,让我吃里面的糖馅……他会和妈妈一起,用不是太灵巧的手,用毛线给我做一个小小网兜,里面装一个咸蛋,也像项链的样子,挂在我们一群姐弟胸前………他用他并不宽厚的肩头,扛起我所有人生的梦幻和憧憬。直到我上完中专,工作了遇到一个也爱我的男人。年轻的心,总是那么渴望远方,无所畏惧,无知无畏……不顾全家人撕心裂肺地反对,我违背刚出社会就立下的誓言(我跟着奶奶长大,奶奶一直坚决反对远嫁,奈何除了我,去年唯一的妹妹也远嫁了),我嫁给了他,远离父母亲人。至今记得奶奶的话:敏啊,全县找不到一个他?如今,我的孩子已经上了大学,我入乡随俗,并没有跟娘家那样看重各种节日。只要在家,到了节日,只根据超市供应,买点应景的东西回婆家陪公婆吃顿饭。却再也没有了那种浓烈的能震撼灵魂内心的感受。我的孩子并没有我小时候的经历,更不可能有这种永不能忘的美好记忆。祖母在我儿子高三那年元旦,彻底离开了我,我家的他也早过了娘家人的考验,一致认为除了有点远,什么都好。遗憾也好,美好也罢,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了。我没有女儿,不知道未来的儿媳妇会带着什么美好的各种来加入我家?我一定会好好待你。今早妈妈发给我的,爸爸孤独的背影。同时祝愿天下父母,福寿安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