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是端午节,超市里的粽子也已经摆到了最显眼的位置。提到端午节,很多人的首先想到的是“吃粽子”。其实端午节作为我们传统节日,除了吃粽子这种节日美食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有意义的节日方式。
端午节粽子今天推荐大家陪着小孩看一场电影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看什么样的电影能带孩子了解端午节呢?在影视文学中,端午节的节日象征非常鲜明,尤其是古装风格的电影都有看到古代人们节日的样子,会让小家伙们对传统节日有更深的感受和理解。
1、关于端午节的起源,现在最广为人知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电影《屈原》讲述了伟大诗人屈原在乡下去世后投河自尽的故事。吃粽子和赛龙舟就是纪念他的节日。
屈原2、端午节也被称为“五月节”。据说,最初,人们庆祝端午节是为了“驱毒辟邪”,这是一种仪式。在端午节,父母会为他们的孩子带来五颜六色的绳子,这意味着和平。还会把彩色的纸葫芦挂在门上或戴在身上,彩绳、彩葫芦源于五行学说,意在保护孩子的安全健康。电影《宝葫芦的秘密》就有这些片段,比较适合学龄儿童观看。
3、端午节又称为“浴兰节”。在古代,人们会在这一天用艾草沐浴以驱毒辟邪,用兰花洗手,穿汉服并咏叹以祈求家人平安。电影《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描绘的是“浴兰节”,其中汉服装扮比较有代表性。
4、在古代,成年人在端午节会喝一些雄黄酒,也会将雄黄酒涂抹在孩子的额头和耳垂上,以此来驱除毒虫。现在农村家长还会给孩子涂雄黄酒。电影《青蛇》中,导演通过几个镜头再现了这个节日习俗,画面美感十足,可以与孩子会一起欣赏。5、“端午节穿汉服,点雄黄,射五毒,结五彩",远不止吃粽子。家长最好不要把有趣的“端午节”变成普通的“美食节”。4、端午节,家长可以在这天给孩子安排一个“古风角色扮演”的活动。大人小孩一起穿传统汉服,像古人一样唱诗词,家长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制作节日工艺品,如彩色绳子、彩色葫芦、香囊等。这些制作简单,和父母孩子一起做,然后一起穿,一起分享。这种情景化的庆祝节日的方式,这无疑是教会孩子表达爱意的好机会。
与孩子们包粽子亲手摘一把新鲜的艾草,然后小心翼翼地挂在门厅里。这个节日的气氛会直接弥漫开来。
端午节快乐始于父母的精心准备,庆祝节日的有意义的方式是多种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