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端午节的民俗非常丰富多彩,下面简要介绍一些:

1.包粽子:端午节时,人们会包粽子以飨自己和家人。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不同地区的粽子风味也各具特色。

大家爱吃肉粽还是甜粽呢??

2.赛龙舟:龙舟比赛是端午节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人们会划着龙舟在水上竞速,以纪念屈原投江和寻找他的遗体的故事。

3.挂艾草:在端午节的时候,会有一些地方的人们在门前挂上艾草。因为据说,艾草可以驱逐恶瘟、清凉身体,驱邪避祟,保平安。

4.佩戴香囊:香囊是装有香料等东西的小袋子。一些地方的人们喜欢在端午节的时候佩戴香囊,香味能够辟邪意,增加人们的好运气。

5.饮雄黄酒:雄黄酒是用雄黄制成的酒精饮品。有些地方的人们在端午节前后会喝雄黄酒,以驱除瘟疫和恶气。

6.涂雄黄:端午节的时候,还会有人们在门窗檐角等处涂抹雄黄,或者将雄黄水洒在房间内外。这是为了避邪、辟邪、消灾等信仰,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叶青翠,天淡纸鸢舞”。6月20日,山西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副教授、民俗学者闫春介绍说,端午节既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岁月沿革中,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不断扩充,清晰地记录了一代代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

  闫春说,古代人们认为,“善正月,恶五月”,五月并不吉利。该时节后,多雨潮湿,人易生病,蛇虫繁殖易咬伤人。为了除秽驱毒,人们才在门上悬插菖蒲、艾叶,谓之“蒲剑”“艾虎”,以驱走毒虫,利于健康,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就有“蒲艾簪门,虎符系臂”的描写。后来又添加上榴花、蒜头和龙船花,合称“天中五瑞”。古人还认为,兰草可以“杀蛊毒,避不详”,有浴兰除秽的习俗。端午节又名“浴兰节”,这天人们通常用佩兰等香草泡水洗浴。

  端午节由来已久,习俗多、别名多。人们比较熟悉的有吃粽子、赛龙舟、放纸鸢、荡秋千、挂艾草、点艾条、拴五色线、带香囊、佩长命缕、贴五毒图、采药制茶等,还有孩子们喜欢玩的“立蛋”,总而言之就是一个集祈福消灾、欢庆娱乐和“逛吃逛吃”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有些习俗作为礼仪还出现在史书中,《宋史·礼志》中就有“续命缕分赐百官”的记载。

以上是端午节比较常见的一些民俗习俗,当然,不同地区还有许多自己独特的端午节传统,这里未能一一列举。

以上是端午节比较常见的一些民俗习俗,当然,不同地区还有许多自己独特的端午节传统,这里未能一一列举。

请问大家各地还有什么习俗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