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http://www.txbyjgh.com/axhd/m/2034.html

转眼又快到端午佳节,在这个节日里,比起曾经一家人围在一起包粽子、观龙舟、喝雄 酒、挂艾草、吃咸鸭蛋等传统习俗,想必多数小伙伴更愿意带着家人、孩子出去玩个三天两夜吧!

不过像端午这样的节日,小编还是更怀念儿时那些传统的节日习俗,毕竟没有仪式感的端午节就如同躺尸般的假期,毫无意义。随着人们的娱乐方式不断地丰富,在端午这样的假期里,还有多少人愿意呆在家里去重温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节日仪式感呢?

包粽子

小时候,在离端午还有一周的时间,妈妈就会带着我提前去赶集采买粽叶和糯米,置办过节所需物品。买回来之后,妈妈就会把粽叶清洗干净并晾干,等到节日的前一日再把糯米用水泡上。

那时候的我对包粽子这项手工活极其感兴趣,记得每年妈妈包粽子我都会在旁边坐着看,看粽叶和满盆的糯米在妈妈的手里,三两下就变成一个个正三角的粽子,觉得特别神奇。

我们家虽然没几口人,但每年妈妈都会包上三四十个粽子,煮熟后这拿一点那送几个,最后也所剩无几。

新鲜出炉的粽子,打开糯米依然变成淡绿色,浓浓的糯米味混着淡淡的粽叶清香,趁热拆开尝上一口,软糯粘牙,鲜甜美味。

如今市面上的粽子包装精美,口味多样,却怎么也比不上妈妈亲手包的粽子美味。

赛龙舟

说起端午,在我们镇上赛龙舟那可是一年一度的大事。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在我读初中时,我们那里举办了一次算得上是国际版龙舟大赛,那场面可谓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这我还真没夸张。

那天我们同村的大人、小孩们都早早收拾出门,一起去镇上看赛龙舟,可到了镇上才发现人多得根本无法挤到河岸,小孩子只能坐在爸爸的肩头才能勉强看到河里的赛况。

一条长长的龙舟,坐着十几个壮汉,船头还有一个专门鼓舞士气的打鼓人,大家跟着打鼓人的鼓声,扯着嗓子狂喊着“加油”,那场面堪称史诗级的激烈。

虽然那场声势浩大的龙舟赛,我们看得并不算尽兴,但那场面估计我得记一辈子,直到现在每次说起我仍记忆犹新。

喝雄 酒

端午节,你喝过雄 酒吗?反正我喝过。

小时候一到端午节,外婆就会端着一碗里面放有雄 的酒让我们喝(这里的喝只是用筷子蘸取一点哦)。

而我和哥哥两人也是极其排斥,外婆就会说:“喝了雄 酒蛇就不敢靠近了哦”,听了这我和哥哥才会勉为其难地用筷子沾一点吃。

后来上了高中,老师在讲到中国的节气时,才知道为什么端午要喝雄 酒。

据说喝了雄 酒可以不受蛇虫的伤害,除此以外关于端午喝雄 酒的习俗,还有一个和屈原有关的传说。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一位老者拿来一坛雄 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避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挂艾草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前夕,妈妈都会召集全家进行大扫除,一大家人早早起来将里里外外清扫一遍。

忙完后,妈妈就去山上割一些奇奇怪怪的草回来,挂在大门的两旁,说是可以驱虫驱邪,这就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挂艾草。

当然,除了在家里挂艾草,大人们还会熬上一大锅的艾草水,让家里的小孩子泡澡。说是泡了艾草水就能避免被蚊虫叮咬,预防疾病,身体棒棒哒!

虽然这些说法在现在看来像极了忽悠小孩子的话,但我还是得怀念曾经过节的这些仪式感啊!

端午是一种传承

虽然端午的这些传统习俗正在被人们慢慢遗忘,但端午要吃粽子和咸蛋 的仪式感,我们仍在一代代传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