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犊牛的存活率一直是养殖户比较上心的一个问题,比较相对成牛而言,犊牛太脆弱了。因此各大养殖户也一直在专研各种能提高犊牛存活率的方式,今天就在这里给大家简单的介绍几点吧。

  1、牛舍控温

  初生的犊牛和母牛不一样,其对于温度十分的敏感,所以这时候的牛栏控温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出生后的一个月,适合犊牛的温度基本在20℃-30℃左右,这时候其毛发还未发育完全,所以需要控制空气温度。一个月后,如果室外温度在20℃以上,则可以让其享受下阳光的照射,这样能有效的提高其体质。牛栏底部一定要给犊牛铺设垫料,让其夜晚也能有效的保温。

  2、卫生整洁

  犊牛因为卫生诱发病害的几率成牛高很多,且稍微严重就会导致死亡,因为这时候的犊牛免疫系统未完善,抵抗力极差。这时候的卫生管理主要的就是牛栏卫生,因为此时的犊牛身上一般都不会很脏。犊牛养殖的牛栏要事先消毒,粪便每天都要清理干净,垫料的位置和其排泄的位置要呈现对立,以保证犊牛的生长卫生环境。

  3、疫苗注射

  疫苗是犊牛免疫一些疾病的关键,能有效的提高犊牛存活率,所以建议犊牛在出生后的一周左右要陆续的将需要注射的疫苗注射完全。因为养殖产地的不同,所发生的病害也各不相同。肉牛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肉牛流行热此类疫苗基本是都要注射的,其它的疫苗养殖户可以根据当地比较常发的一些病害针对性注射疫苗,

  4、合适饲养

  初乳和补料对于犊牛而言是提高其存活率的一个重要过程,养殖户要抓住这个机会。一般来水初乳越早喂养越好,建议在出生后一小时之类就让犊牛可以吃上初乳,可以人工的辅助哺乳。一周后视情况来进行补料,初期的补料以补充微量元素和营养为主。喂养的饲料尽量呈现稠糊状,有助于犊牛的吸收,但是不能太粘,以免阻塞幼牛的食道,在饲料里面可以添加一定的糖分,诱导犊牛进食。

  以上就是犊牛在出生后可以提高其存货率的有效手段,养殖户可以参考下。母牛在生育期间养殖户也要重视管理,比较体质优良的母牛才是生育优质犊牛的关键。

为什么养牛要用玉米秸秆?玉米秸秆存储十大技术!

  养牛为什么要用玉米秸秆?这是因为玉米秸是一种营养价值较丰富的饲料,其可消化的粗蛋白、钙和磷等矿物质含量均高于谷草、稗草、稻草等,总营养物质接近于谷草。特点是质地松软、易消化、有甜味、适口性好,为各类牛所喜食。而且来源广,价格便宜。因此,用玉米秸喂牛有广阔前途。

  王米秸的选择:应尽量选择山地或坡地玉米枯,它比低洼地玉米枯适口性好,耐贮藏,选择追施过氮肥、磷肥的玉米枯,其营养好于没追过肥的玉米秸;选择叶多,叶大、叶厚、直立性强、抗倒伏的玉米秸。

  加工调制:在不影响子粒产量的情况下,应尽量早收割,植株带有绿叶好。掰完棒后,立即铡成3~4厘米,放入尿素0.3%,放入玉米面0.6%(均指占玉米秸的百分数)加入适量水,使玉米秸含水量达70%左右,然后装窖进行“黄贮”。装窖70天后就可开窖喂牛,每日每头牛可喂10~15公斤,再掺入其他草料。实践证明比喂干玉米秸效果要好,对牛繁殖、增重、产奶都有明显效果。

  切忌:千万不要把整苞米秸,扔在圈里让牛啃“排骨”,这样损失大,达不到一定采食量,饲养效果差。

  玉米秸秆存储十大技术:

  1、玉米秸秆青贮加工技术

  属于生物处理技术,是山东省玉米秸秆饲料利用的主要方式。该项技术是将腊熟期玉米通过青贮收获机械一次性完成秸秆切碎、收集或人工收获后将青玉米秸秆铡碎至1—2cm长,使其含水量为67%—75%,装贮于窖、缸、塔、池及塑料袋中压实密封贮藏,人为造就一个厌氧的环境,自然利用乳酸菌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而乳酸菌由于乳酸的不断积累,被自身产生的乳酸所控制而停止生长,以保持青秸秆的营养,并使得青贮饲料带有轻微的果香味,牲畜比较爱吃。

  2、玉米秸秆微贮加工技术

  这也是生物处理方法,把玉米秸秆切短,长度以养牛5-8cm、养羊3—5cm为宜,而养猪需粉碎,这样易于压实和提高微贮窖的利用率及保证贮料的制作质量。容器可选用类似青贮或氨化的水泥窖或土窖,底部和周围铺一层塑料薄膜,小批量制作可用缸或塑料袋、大桶等。秸秆含水量控制在60%—70%,在秸秆中加入微生物活性菌种,使玉米秸秆发酵后变成带有酸、香、酒味家畜喜食的饲料。微贮就是利用微生物将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并转化为菌体蛋白的方法,也是今后粗纤维利用的趋势。

  3、玉米秸秆黄贮加工技术

  这是利用微生物处理玉米干秸秆的方法。将玉米秸铡碎至2~4cm,装入缸中,加适量温水闷2d即可。干秸秆牲畜不爱吃,利用率不高,经黄贮后,酸、甜、酥、软,牲畜爱吃,利用率可提高到80%-95%。

  4、玉米秸秆氨化加工技术

  氨化是实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先将秸秆切成2~3cm长,秸秆含水量调整在30%左右,按kg秸秆用5—6kg尿素或10—15kg碳酸氢铵兑25~30kg水溶化搅拌均匀配制尿素或碳酸铵水溶液,或按每kg粗饲料加上15%的氨水12~15kg。分层压实,逐层喷洒氨化剂,封严,在25℃—30℃下经7d氨化即可开封,使氨气挥发净后饲喂。氨化秸秆饲料常用堆垛法和氨化炉法制取。氨化处理的玉米秸秆可提高粗纤维消化率,增加粗蛋白,且含有大量的胺盐,胺盐是牛、羊反刍动物胃微生物的良好营养源。氨本身又是一种碱化剂,可以提高粗纤维的利用率,增加氮素。玉米秸秆氨化后喂牛、羊等不仅可以降低精饲料的消耗,还可使牛羊的增重速度加快。

  5、玉米秸秆碱化加工技术

  这也是一种化学处理方法,用碱性化合物对玉米秸秆进行碱化处理,可以打开其细胞分子中对碱不稳定的酯键,并使纤维膨胀,这样就便于牲畜胃液渗入,提高了家畜对饲料的消化率和采食量。碱化处理主要包括氢氧化钠处理、液氮处理、尿素处理和石灰处理等。以来源广、价格低的石灰处理为例,kg水加1kg生石灰,不断搅拌待其澄清后,取上清液,按溶液与饲料1:3的比例在缸中搅拌均匀后稍压实。夏天温度高,一般只需30h即可喂饲,冬天一般需80h。当前发展的是复合化学处理,综合了碱化和氨化两者的优点。

  6、玉米秸秆酸贮加工技术

  酸贮,也是化学处理方法,在贮料上喷洒某种酸性物质,或用适量磷酸拌入青饲料贮藏后,再补充少许芒硝,可使饲料增加含硫化合物,有助于增加乳酸菌的生命力,提高饲料营养,并抵抗杂菌侵害。该方式简单易行,能有效抵御“二次发酵”,取料较为容易。此法较适宜黄贮,可使干秸秆适当软化,增加口感和提高消化率。

  7、玉米秸秆压块加工技术

  利用饲料压块机将秸秆压制成高密度饼块,压缩可达1:15-1:5,能大大减少运输与贮藏空间。若与烘干设备配合使用,可压制新鲜玉米秸秆,保证其营养成分不变,并能防止霉变。目前也有加转化剂后再压缩,利用压缩时产生的温度和压力,使秸秆氨化、碱化、熟化,提高其粗蛋白含量和消化率,经加工处理后的玉米秸秆成为截面30%26#;30mm、长度20~mm的块状饲料,密度达0.6—0.8kg/cm3,便于运输贮存,适用于公司加农户模式,生产成本低。

  8、玉米秸秆草粉加工技术

  玉米秸秆粉碎成草粉,经发酵后饲喂牛羊,作为饲料代替青干草,调剂淡旺季余缺,且喂饲效果较好。凡不发霉、含水率不超过15%的玉米秸秆均可为粉碎原料,制作时用锤式粉碎机将秸秆粉碎,草粉不宜过细,一般长10~20mm,宽1—3mm,过细不易反刍。将粉碎好的玉米秸秆草粉和豆科草粉按3:1的比例混合,整个发酵时间为1—1.5d,发酵好的草粉每kg加入0.5-1kg骨粉,并配人25—30kg的玉米面、麦麸等,混合后,便制成草粉发酵混合饲料。

  9、玉米秸秆膨化加工技术

  这是一种物理生化复合处理方法,其机理是利用螺杆挤压方式把玉米秸秆送人膨化机中,螺杆螺旋推动物料形成轴向流动,同时由于螺旋与物料、物料与机筒以及物料内部的机械磨擦,物料被强烈挤压、搅拌、剪切,使物料被细化、均化。随着压力的增大,温度相应升高,在高温、高压、高剪切作用力的条件下,物料的物理特性发生变化,由粉状变成糊状。当糊状物料从模孔喷出的瞬间,在强大压力差作用下,物料被膨化、失水、降温,产生出结构疏松、多孔、酥脆的膨化物,其较好的适口性和风味受到牲畜喜爱。从生化过程看,挤压膨化时高温度可达℃~℃。不但可以杀灭病菌、微生物、虫卵,提高卫生指标,还可使各种有害因子失活,提高了饲料品质,排除了促成物料变质的各种有害因素,延长了保质期。

  玉米秸秆热喷饲料加工技术是一种类似的复合处理方法,不同的是将秸秆装入热喷装置中,向内通人过饱和水蒸气,经一定时间后使秸秆受到高温高压处理,然后对其突然降压,使处理后的秸秆喷出到大气中,从而改变其结构和某些化学成分,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经过膨化和热喷处理的秸秆可直接喂养家畜,也可进行压块处理。

  10、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技术

  将玉米秸秆晒干后粉碎,随后加入添加剂拌匀,在颗粒饲料机中由磨板与压轮挤压加工成颗粒饲料。由于在加工过程中磨擦加温,秸秆内部熟化程度深透,加工的饲料颗粒表面光洁,硬度适中,大小一致,其粒体直径可以根据需要在3-12mm间调整。还可以应用颗粒饲料成套设备,自动完成秸秆粉碎、提升、搅拌和进料功能,随时添加各种添加剂,全封闭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中小规模的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企业宜用这种技术。另外还有适合大规模饲料生产企业的秸秆精饲料成套加工生产技术,其自动化控制水平更高。

  为什么养牛要用玉米秸?玉米秸秆存储十大技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对玉米秸秆进行精细加工处理,制作成高营养牲畜饲料,不仅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而且通过秸秆过腹还田,更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点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