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指“开端”;午,为十二地支之一,为至阳之最。端午节,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日子。
人生的经历也让我们知道,在端午节过后,阳光格外的灿烂。端午之后,热气从天空中落下,大地的湿气升入空中,湿热交加,极易滋生细菌,引发种种邪气,令人患病。我们都知道“病”中有“丙”,而丙又是火的一种,因为这种疾病与“火”息息相关。端午是盛夏的开始;一个不小心,就会引发瘟疫。
所以“端午”,也就成了古代人们为瘟疫而消毒的节日。
很多传统的节日都流传了下来,比如先秦时期,人们都说五月是毒月,五日是邪恶的日子,传说中,五毒横行。
古代的风俗中有什么养生知识?让我们来看看端午节的风俗和古人的智慧吧。
划船-调理气血
端午是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天气比较烦躁,所以在夏天要注意调理脾胃、心、肺的气血。所以除了吃药、食疗、平心静气之外,还应该加强锻炼,把郁闷的心情也一并化解。
食粽子-去火解郁
在中药里,糯米可以健脾,开胃消食。而粽子所用的粽叶就更加讲究了,它们的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效,而且粽子还有清热去烦、助脾开胃的功效,尤其是在初夏吃。
艾叶,祛病解毒
俗话说:“清明插柳树,端午插艾草。”端午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要把菖蒲和艾条挂在门楣上,悬挂在大厅里。艾叶,又名艾蒿,是一种具有驱邪祛邪的功效的中药。
涂雄黄酒:杀虫解毒
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南方许多地方进入了梅雨期,气候条件对蚊蝇、害虫的活动和繁殖十分有利。雄黄是一种解毒、杀虫的中药,含有砷盐,昆虫吃了就会中毒,吃了可以解毒。泼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在端午期间,雄黄与酒混合,制成雄黄酒,洒于室内墙角、床底,对蚊虫、蚊虫均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饮五加酒-去湿,驱寒
雄黄酒不能饮用,五加酒可以。“五月五日,五加,五加酒”是一种民俗。五加是五加皮,气味辛辣,五加的树皮有特殊的香气,对肝脏、肾脏、骨骼都有滋养作用。位于湿润地区,尤其适宜于端午节饮用五加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