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有效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31017/m2i2zp0.html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是中国民间最受重视的传统节日,和春节、中秋节一样深受民间的喜爱。熟不知,韩国人已经将端午成功申遗。为什么中国端午节民间文化,墙里开花墙外红,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在我国,最初形成端午习俗的地方,可能要数吴越之地了,发展到现在,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过端午的风俗。最早的端午活动,主要以驱除瘟疫疾病为目的,属于部落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楚国大夫屈原忧国忧民,抱石投入汨罗江殉国,端午节增加了纪念屈原的内容。端午节标志性的习俗是饮雄黄酒、吃粽子、北方插杨柳,南方插菖蒲、赛龙舟。端午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当属湖北、湖南、江苏三省的秭归、黄石、汨罗、苏州四地。尽管各地节日活动内容不一定完全相同,但相同的主题是驱除瘟疫,规避邪毒,祈求平安美好。韩国民间的端午习俗,是典型的中国汉文化模式,以酿神酒开始,开展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如:拔河、摔跤、荡秋千等体育活动;汉语写诗竞赛、假面戏剧、民歌对唱等文娱乐活动。其节日文化内涵,远不及中国端午文化厚重。中韩两国为什么都有过端午节的文化习俗呢?或者说韩国为什么有与中国同源的端午民间文化呢?要知道,现在的韩国成立的时间是年,中国古代民间文化不可能借鉴现代的韩国文化。原来,今天的韩国,与我国古代的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有直接的关系。周武王一统华夏,将王室和有功大臣封赏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其实相当于大周王朝的一个省。周武王有有一个叫叔虞的儿子,他的封地在晋,无论国力还是地域面积,晋国是大周最大的诸侯国之一。叔虞就是晋国之祖。春秋时期,大周的另一个宗室被封韩城(今陕西韩城境内),史称韩国,因为太弱小,后来被晋国吞并。再后来,疆土庞大的晋国分成韩、魏、赵三国,一起跻身战国七雄。当时的韩国疆域,大概在现在的河南陕西一带。大周时期的韩国虽然弱小,但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迁徙历史:首先,韩人在周朝初期由发源地西岐向今天的陕西韩城迁移;晋灭韩后向河北固城一带转移;最后向朝韩半岛一带移动。由此看出,朝韩半岛的“韩人”与古韩城人同宗同源。被晋国灭国的韩国,就是“韩人”遗留在中原的一个分支。在韩国,李成桂是个划时代的历史人物。他的父亲原本是中国元朝的官员,后来跑到高丽,并掌握了兵权。李成桂长大成人,比他父亲更牛,干脆自立为王,改“高丽”为“朝鲜”。明清时期的朝鲜均附属中国。晚清时期,大清国力衰退,朝鲜高宗皇帝借机摆脱属国地位,改国名为“大韩帝国”。年,日本大肆扩张,吞并大韩改称朝鲜,纳入日本统治。二战胜利后不久,美国发动朝鲜战争,朝鲜分割为南北两个区域。从朝鲜或韩国的演变历史来看,韩国人能够将端午民间习俗传承,并成功申遗,与韩国民间一直沿袭真正的故乡,即春秋战国时期韩国的传统习俗相关,中韩两国端午习俗一脉相承就不难理解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