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吃它个人仰马翻文字原创/尽色端午节是吃货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之一,今年我们请了3位老作家从各自经历来写端午,希望大家看到更有力量的文字,以及更值得铭记的历史。然而,这个节日注定不平静。端午节前夕,李子柒在海外平台发布的有关粽子与泡菜的端午节视频,被韩国网民举报,认为侵权了“韩国江陵端午祭”的非遗内容。李子柒的视频也随即被下架。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李子柒是中国最大的网红之一,此举无疑很打脸,难怪网友群情激愤。有人甚至搬出郭德纲的段子说:“现在什么都是韩国人发明的,孔子也是。”于谦问:“那中国人发明了什么?”郭德纲说:“中国人发明了韩国人。”这无疑是很帮网友解气的一种说法。然而,有用吗?解气之余,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有点自省的环节?从李子柒的角度来说,我一直比较喜欢她的视频。每次看她做一样美食,都是花很长时间去获取食材,甚至是从种植开始,再经过漫长的制作过程,上到餐桌。她每次都要问一句大意相似的话:“婆婆,好吃吗?”这就是最打动我的地方。不仅体现了尊老,而且,每一样美食都有传承,同时,承认好的美食都需要等待。这里面就有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我多次提到《山家清供》里,林洪推崇的“大耐糕”,里面蕴含着关于美食的道理:美食需要耐心等待,美食的真味在于清淡。“耐”什么呢?就要耐得住寂寞,能够安心等待。林洪还横跨大半年去制作的美食“汤绽梅”,也是这样。然而,林洪如果生活在今天,一定是个不合时宜的人。因为,就连最好的厨师都不再认可等待,他们没有败给时间,却向市场低下了高贵的头。不要说美食,几乎所有的行当,都没有了耐心;不要说耐心,几乎所有的人,都只承认挣快钱;不要说挣快钱,几乎国人所有的标准都以为,看一个人是否成功,就看他会不会挣钱……有人羡慕我“吃最好的美食,看最好的风景”,今年两位最好的朋友送给我的粽子,却是“鲍富粽”“流油粽”,是祝福也是笑话我不会挣钱?再反观父辈,我常常汗颜。他们也不会挣钱,但是,他们敢拥有几种乃至几十种爱好,他们敢安静而笃定地生活。我没有。我们没有。我今天特地把汪曾祺写端午节的文章,又拿出来看了一遍,那字里行间,窸窸窣窣抖落的,都是节日的精彩、生活的情趣。他说: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做香角子。丝线缠住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柱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我又一次地汗颜。那些被我们当作无用的东西,随便扔进垃圾桶的东西,才是生活。从节日来看,端午节和端午祭,其实都是非遗项目,但是,李子柒的视频还是下架了,为什么?我还特地请教了一些专家。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早在年11月就向联合国申报了非遗,最终被批准而受到保护。陶立璠在《韩国江陵的端午祭》一文指出,江陵端午祭是“汉字文化圈”的文化现象:端午节虽然发源地于中国,但已经被中国周边的国家和民族所接受,随之扎根在他们的文化土壤之中。甚至,中国学者也承认,江陵端午祭很多习俗保留得很好,他们还有很强的仪式感,有统一活动、统一装束、统一习俗:要吃“艾子糕”,喝薏仁汁,妇女们要用菖蒲汤洗头发或饮用菖蒲水,祭祀仪式分为“儒教式祭仪”和“巫俗祭仪”两种……他们祭祀仪式中的民俗活动,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眼熟:汉诗创作比赛、乡土民谣竞唱大赛、拔河、摔跤、荡秋千、射箭、投壶等等,还有烟火游戏、端午放灯等。你可以认为人家是“文化掠夺”,但是,仅从这件事上看,我们也确实失土太多。以前我们常说,“中国人的节日和文化,正在不知不觉地被西方文化所替代”,从今天的事件看来,在汉字文化圈,我们同样失守。曾经有位作家问德国记者:中国已经如此强大和富有,为什么还缺少认同?人家的回答,让作家长时间沉默:把挣钱当作信仰,能够坑害同胞的,怎么会被认同?我们需要自省吗?张爱玲说:“生活需要仪式感,仪式感能唤起我们对内心自我的尊重,也让我们更好更认真地去过属于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让我们从这个端午节后开始,给自己一点仪式感,可不可以?文字原创感谢转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2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