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节也是父亲节,最近又是世界杯,中午吃了几个粽子,大家热热闹闹过节,不过这端午节的主角屈原似乎很少被大家提及了,只是在点评是咸粽好吃还是甜粽好吃的路上越走越远。南甜北咸总是会被一些小吃打破规律,比如南方吃咸豆腐脑,北方吃甜豆腐脑,北方吃甜粽北方吃咸粽,而且还吃肉粽,这些差异甚至能让人互相斥责对方为蛮夷,吃的那是什么呀。想来三闾大夫死的时候,大约是吃过粽子的吧,感觉应该是吃的甜粽,那香甜可口的粽子,吃到嘴里感觉生活都是甜的。古代糖不易获得,甜食也就成了富有的象征,穷苦人家偶尔也会吃一两次糖,不知道屈原死之前有没有吃到甜粽,或许他是太伤心了,以至于都吃不出来粽子的味道。我是没什么追求的,只求吃的好些便心满意足了。小时候端午节很隆重,有吃粽子,放艾草,做香囊的传统,至于雄黄酒什么的,倒是没有,这恐怕是南方才有的吧,小时候就想是不是因为我们这里没有雄黄酒所以我才没有遇到白素贞吗?电视大大拓展了我们的视野,要是过去,恐怕是无论如何也不知道端午有喝雄黄酒的传统,只是那年去杭州,没去雷峰塔看看,虽然知道白娘子早就不在了,但终究还是想去看看。屈原肯定是没吃过这么多口味的粽子,总觉的屈原很遗憾,屈原死的很冤,但至少是给后来的人创造了一个节日,现在人应该是感谢屈原的,没有他我们哪来的这三天假期呀。屈原是诗人,有着作诗的性格,我们民族的传统中,一种有着这样的性格,放荡不羁桀骜不驯,追求高洁孤傲的品质,有点像林黛玉,受不得一点的委屈,炙热的感情却总怕风霜刀剑的打击。项羽也死了,刘邦也死了,吕雉也死了,张良韩信萧何都死了,但只有项羽的死才配的上诗人的死法,跟屈原一样,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有人说楚怀王很蠢,被秦国骗了一次还会上第二次当,最终竟让被秦国骗去死在了秦国,但守信本就是君子之风,中原的君子之风终于传到了楚国,可惜中原各国早就不遵守君子那一套了,屈原也只有用死去捍卫最后贵族君子那一套规则了,死在君子眼里也许并不算一件特别大的事情。今天下雨了,不知道是不是三闾大夫在哭泣,据说包拯死后都去了地府当了十殿阎罗之一,或许屈原时候做了天上的司雨官也不一定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