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马上来到端午节了,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下面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的来历吧。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人们也将这一天称为午日节,五月节,端午,夏节等,这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春秋战国时代。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天,人们总是举办很多活动。其中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等是必不可少的。端午节的由来众说纷纭。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还有纪念孝女曹娥说。不过流传最广的要数纪念屈原了。
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为了国家富强。倡导连齐抗秦。不料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之后楚王听信了贵族子兰的传言,将屈原流放关外。屈原在流放中写下了《离骚》、《九歌》、《天问》等不朽的诗篇,至今仍被人传诵。公元前年。秦军攻破了楚国。屈原不能看到自己的祖国任人侵略宰割。于是在5月5日写下了绝笔《怀沙》,然后投江自尽。
传说楚国的百姓知道屈原投江之后,悲痛万分。他们纷纷来到江边凭吊屈原。正巧那天下着小雨,渔人们也不顾雨水自发的行动起来。他们奋力划动着船只,在江上走了很多个来回,但始终没有打捞到屈原的尸体。后来人们为了寄托哀思,常常荡舟江水之上,渐渐地就发展成了龙舟竞赛的活动。
当时有位老渔夫拿出饭团等吃食投到江水之中。说是这样就能使鱼虾吃饱免得侵蚀屈原的尸体。人们见了纷纷效仿。回到家中,拿来吃的投到江中。
这时有位老医师站了出来。拿了一大坛酒倒入江中。人们不解。纷纷问为什么倒酒。老医生解释说,老一辈的人说过。这江中有条蛟龙。侵害了屈原的尸体就不好了。这是雄黄酒可以药晕蛟龙。这样他就不会伤害屈大夫的尸体啦!后来就发展成了喝雄黄酒的风俗。
后来人们怕吃食太少,如果很容易被河里的鱼虾等吃掉。屈大夫的尸体必定会遭到侵害。于是想到这样一个办法,用叶子把饭团包起来,外面缠丝,这样鱼虾就不会吃的太快了,之后这种做法流传起来就成了我们今天吃的粽子。后来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都要赛龙舟吃粽子以及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爱国自尽的屈原。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你知道了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