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五,过端午;粽叶青,糯米香,戴香包......”
初夏时光,阳光正暖,恰逢解封,这个端午节似乎风情更甚。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跟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齐名。
中国的传统节日,深受国人重视。每一年传统节日的到来,人们所怀揣的心情都是不同的。
正如端午节这一天,所赋予的情怀是:
“愿你端午平安”;
“愿你端午安康”...
富含更多的是祝福与祈盼,缅怀过往的同时,展望未来。
端午佳节可是有很多的“仪式感”的哦!小马带大家来感受一下端午节的浓浓乡情吧。
端午习俗
包粽子
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再用绳子捆缚密封。端午这天,正午之时,将粽子下锅蒸煮。于是,粽子的香气,和着阳光的芬芳,香遍千家万户。
粽子是端午节的必备食品,为了凸显节日气氛,邻里乡亲们还会聚在一起,共同完成包粽子环节,气氛十分融洽。
早在春秋时期,粽子只有单一的白米粽,但是流传到现在,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桂圆粽、鲜肉粽、蜜枣粽、蚕豆板栗粽、蛋黄香肠粽、腊火腿粽、酸菜粽......(小马实在列举不下去了,口水洒一地了~)
关于粽子,还有很美好的寓意——
距离全国高考还有不到一周时间,小马祝福广大学子:十年磨剑,寒窗苦读;认真审题,挥笔高“粽”!
端午习俗
划龙舟
每逢端午,老百姓们很喜欢晚上划龙舟。划龙舟的起源,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也有说是为了纪念龙神)。古人端午节的仪式感更强,他们会在龙舟上张灯结彩、涂鸦绘画、夜晚行船、别具情趣。
现如今划龙舟,更加喜欢在白天进行。基本表现为功利性、纪念性以及竞技性这三种形态。水上划龙舟,蕴含古风,更含浓厚端午情。
端午习俗
祭祀
端午节祭祀,一说是为了祭祀屈原,一说是为了祭祀龙神,也有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但是,不管缅怀谁,祭祀的主题都是为了怀念过往,期盼平安、拥有健康、渴望快乐。
端午祭祀,可以让广大国人满怀传统文化情结,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满含爱国情怀,将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端午习俗
戴香囊
为什么端午节要佩戴香囊?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需要戴上五彩绳,以作避邪驱瘟、逢凶化吉。(面对肆虐的新冠瘟疫,小马也想要佩戴这个五彩绳了!)
五彩绳缝制出香囊,里面可以放一些驱蚊香料,或者其他安神助眠的香料,给孩子们佩戴。不仅美观大方、清香扑鼻,并且具备驱避蚊虫的功效,蕴含祈求安康的美好寓意。
端午习俗
喝雄黄酒
雄黄酒是一种传统的中药,主要是用来解毒跟杀虫。端午喝雄黄酒,倒也是一段美丽的传说了——
相传数百年前,许仙给白娘子(白蛇)喝了雄黄酒,白娘子便开始腹部绞痛露出真身。
虽然后期的故事跌宕起伏,这个传说也是旨在告诉我们:雄黄酒可以驱赶蛇虫,保百姓们平安。如此、正好跟端午安康主题相契合。
端午习俗
挂葛藤
在中国,家家户户的门口,几乎都可以看到葛藤哦!
由古自今,天南地北,客家地区,都会有挂葛藤这样的传统习俗。插艾叶、放菖蒲、挂葛藤,意寓祈求平安、消灾消难。传统习俗的继承,更显传统美德的博爱。
端午临中夏~
时清日复长~
浓浓端午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万千子孙,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的民族之爱,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