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端午节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翠绿的粽叶包裹着怀念,将那恒古的情意绵延。热烈的龙舟在江面上游戈,酝酿着一腔豪言壮语。”这段话描述的正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端午节除了叫端午,又被称为端阳节、五月节、午日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同时又是一个流行于中国和使用汉字文化圈、华人文化圈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这样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今天就来给大家讲一下各地端午节的传统民间习俗,看看还有哪些传统民俗是你所不知道的。虽然“各处乡村各处例”,每个地方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都不同,但有一样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各地都会举行,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赛龙舟。相传赛龙舟是起源于古代楚国,当时怀才不遇的屈原投江仙去,许多楚国人舍不得他就划船追赶前去营救。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追,追至洞庭湖不见踪迹。之后就有了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纪念,以借划龙舟驱赶江中的鱼群,避免江河中的鱼群吃掉屈原的躯体。说到端午节传统食品,就不得不提粽子。从古至今,每到农历五月初,有些遵循传统的家庭都会洗粽叶、浸糯米、包粽子。说到粽子的品种,各个地方都有所不同。从馅料来区分,北方以北京枣粽为主;南方包粽馅料则有鲜肉、豆沙、蛋黄、火腿等多种馅料,据笔者所知不算近几年推出的新式品种,单单在广东就有12种不同的粽子(咸肉粽、台山粽、雷州鸭乸粽、清远驼背粽、中山芦蔸粽、潮汕双烹粽、潮州凤凰枕头粽、珠海斗门粽、东莞道滘粽、客家灰水粽、高州枧水粽、肇庆裹蒸粽,如果大家还知道笔者没提及的广东粽子,欢迎在评论里补充)。千百年来,粽子这种美味的端午节食品在中国和华人世界里盛行不衰,而且还流传到东南亚以及周边国家。在端午节某些家庭还会在门前挂上艾草和菖蒲,传说“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所以每到端午节,大家都会看到有些家庭会在门楣上挂着捆绑成束的艾草菖蒲,有些家庭则是在门两旁挂成束的艾草。在有些地方,还会使用艾草、菖蒲、凤仙、白玉兰花、柏叶、桃叶等花草叶煮水洗浴,据说可以护肤和驱邪气。古时候在端午节期间,还会给小孩佩戴香囊。香囊内一般含有雄黄、朱砂、香药(现在的香囊里则是各种香花组成),外面包裹着可以透气的丝布,再用五色丝线封口,制作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香囊。古时候香囊的作用不仅是装饰点缀,在江南地区,香囊还可以用来向欢喜对象表达爱意。在古时候,大人还会在端午节给小孩的手腕、脚腕、脖子系上象征着五行的五色丝绳(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五行五种颜色是青、红、黄、白、黑)。除了上面所说那些,给小孩佩戴还有“长命缕”,给妇女佩戴的“豆娘”头饰等等。古时人们还会把雄黄研磨倒进黄酒或白酒里饮用(但现代研究表明雄黄不适宜内服饮用),有些大人会把雄黄酒涂在小孩的手、足、额头、耳、鼻等身体各处,有些地区会用雄黄酒在小孩额头写上“王”字,希望小孩不受蛇虫的伤害。叠滘龙舟漂移赛说到笔者身边最有意思的端午节活动,就不得不提佛山市南海区桂城的叠滘龙舟赛。叠滘龙舟赛为啥那么特别呢?原因在于比赛的河道狭窄多弯道,龙船经过这些弯道可以说是漂移过去的。虽然龙船漂移是一个新词,但这种龙舟漂移赛早在《叠滘十馨》的“七龙竞渡”中就有记载。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看,时间地点网上可查询,而且据说现在有公开组比赛,也欢迎各地龙舟爱好者前往挑战。全国那么多端午节民间习俗,有哪些经历让你难忘?又有哪些你觉得很有趣?欢迎大家在评论里一起聊一聊,祝愿大家端午节安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1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