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张伯礼院士4月15日就到了上海,不知道上海地区的疫情防控整体工作中,中医药治疗手段到底在实际的治疗中运用了多少比例?上海地区到底有没有在疫情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治疗手段?目前上海的社区交叉感染严重,持续日增2万,重症死亡率超高,多例的重症已死亡人,年武汉犯过的错,上海正在重复。从年5月17日至年4月16日,中国大陆23个月累计新冠死亡只有4例;而从年4月17日至4月25日短短9天,上海新冠就死亡了例。上海在4月17日之后,为什么突然这么多的危重病例死亡,这些上海的医学专家们给出的解释是:这些死去的人都有高龄基础性疾病。

但是这些医学专家们却丝毫不提及一个已经明确发生的历史事实:年的扬州-南京疫情以老年人为主,也出现很多重症,而且是致死性更高的德尔塔病毒,但是南京-扬州疫情却是零死亡。

而同样是3月份爆发的吉林市疫情,重症患者也出现不少,医院收治重症人,平均年龄76岁,也多是合并基础疾病,但是至今零死亡。

现在就出现一个极为凸显的问题:为什么同样是疫情爆发严重,感染的重症病例较多,这些重症病例的年龄普遍高龄,而且都伴随着全身性的基础性疾病,但是扬州-南京疫情,吉林疫情,深圳疫情,广州疫情却没有出现大量的死亡病例,为啥偏偏就是上海在短短9天就死亡了高达例?

某些一直喊着与病毒共存的网红专家不是强调现有的奥密克戎病毒是“大号流感”吗?怎么如此弱鸡的大号流感奥密克戎的致死率居然如此高呢?

上海本轮疫情,不仅受国内外西方势力鼓吹“与病毒共存”思想的毒害,放纵了疫情的扩散;而且在治疗上也迷信西方抗病毒“特效药”,造成了重症高死亡率。上海放着中国两年来的成功经验不用,偏偏要学习西方的失败经验。我们来回顾一下当初的武汉疫情,看看武汉是如何从超高的重症死亡率,迅速控制住疫情的。在武汉疫情初期,也是重症死亡率超高,年1月,中央派张伯礼紧急飞赴武汉,中医药力挽狂澜的历史,对上海抗疫极具指导意义。3年的非典,虽然中医药立下大功,却被人贪天之功,隐瞒了真相。因此,年武汉爆发新冠疫情时,中医药没有能够马上参与,武汉还是在用当年非典时某某山发明的抗生素、激素、抗病毒、通气疗法治疗新冠,导致了很高的死亡率。电影《中国医生》反映了西医治疗的高死亡率困境年新冠疫情初期,中医界人士就呼吁吸取非典教训,让中医药第一时间介入。年1月23日,张伯礼院士呼吁: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应发挥更大作用。诊疗指南虽然列入了中医,但是不能有效应用,往往只是摆设:年1月25日,政治局开会,主席亲自确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战略。1月25日当天,第一批中医国家队即开赴武汉,中医药紧急行动起来。张伯礼、刘清泉、仝小林、黄璐琦等纷纷奔赴武汉,长期在第一线指导中西医结合抗疫,总计多名中医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成建制接收病区,医院。在全国确诊的病例中,中医药参与治疗的病例达到了93%,系统性的确立了三药三方。相比非典时,这次中医是以国家队、集团军的形式快速、主动、全程、深度参与的。3年,张伯礼曾组建中医医疗队抗击非典。17年后,他再次临危受命,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1月27日,作为中医医疗救治专家,张伯礼随中央指导组乘机抵达武汉。正式宣布新冠病毒“人传人”和“没有特效药”之后,武汉经历了混乱,医院、社区交叉感染。医院,没有特效药的恐惧,核酸阴性不予收治导致的家庭聚集性病例越来越多,类似阳台敲锣救母这样的绝望,令人悲痛......与此同时,国内外敌对势力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兴奋起来,立即展开炒作,“殡仪馆满地无主的手机”之类的谣言纷起。而李文亮事件更是让它们兴奋,医院门口盼他死亡,以便于再吃人血馒头。当时武汉新冠病人的死亡率非常高,2月21日的论文显示,医院重症病人28天内的死亡率高达61.5%。张伯礼在采访中回顾了当时的情况:医院人满为患,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法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存在交叉感染风险的状况,分层分类管理,集中隔离,成为中央指导组的决策。张伯礼提出,在西医没有特效药、疫苗的情况下,对集中隔离的疑似患者实行中医治疗,中药漫灌,这个建议被中央指导组采纳。在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的推动下,武汉开始征用学校、酒店作为隔离观察点,并为集中隔离的疑似患者普遍服用以治湿毒疫为主要功效的中药袋装汤剂。张伯礼:“刚刚开始喝药的时候,中药推得都很难。有人说中药没效,那么大面积吃中药,对老百姓负责任吗?”记者:“哪来的反弹意见?”张伯礼:“都有。所以我说这次特别感谢的是中央指导组,特别感谢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决策,支持中药,要不我们也不敢那么大胆去做。”年2月8日,国家调整了新冠专家组名单,梁万年成为组长。张伯礼、刘清泉等中医药专家加入工作组。梁万年上任之后,马上统计了中医药在湖北参与率救治的数据。湖北疫情指挥部的文件指出:截止2月10日24时,湖北中医药参与治疗率仅为30.2%,远远低于全国其他省份87%的平均水平,影响了救治效果。而其中武汉中医药参与率仅有8.36%!在梁万年和中央领导的强力支持下,中医药才逐渐在武汉推广开。张伯礼:“下令第一天袋,第二天就个。我当时说的名不好听,叫漫灌中医药,让中医药漫灌,就是全都给。”记者:“为什么用这个词——漫灌。”张伯礼:“太多了,病人太多分不清了,分不清你就只能说都给,因为是一个病因相同的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在古代也是用一锅大锅药给大家喝,我们叫通治方或者叫标准方。”随着中医药的全面介入,中国大陆的新冠死亡率降到了接近为零。年6月7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发表,肯定了中医药的贡献。张伯礼说:“白纸黑字啊,所以我在武汉说千万不能忘了中医药啊。忘不了,白皮书都写了。当时这个卫生组织来人,30多个人的专家队伍没有一个中医;看了40多个单位,没有一个中医单位;2字的报告,不提中医药。当时我非常的这个这个心里不是滋味,对新华社发发牢骚,让我们中医心寒,新华社给改为这个非常的遗憾。但是中央大领导看到以后批示,转天到了前线,孙春兰总理就质问他们为什么三个没有。所以转天,又转一天,这个卫生部召开的新发布会,介绍中医药的经验。后来这个孙春兰总理在《求是》杂志上也介绍了中医药,肯定了中医药的经验,到白皮书上。所以我们中医药应该说,这个发挥中医药的重要作用,全国人民看到了,这个白皮书肯定了,是吧,成为历史定论了。我觉得我们只能是医务人员呢,管好我们自己的事,所以我们应该总结经验,补齐短板,加快建设应急反应和防控体系,发挥中西结合优势,夺取最后的胜利。我们中医药要再接再厉啊,再铸辉煌,在可能的金秋中肯定要回来的第二波,同时可能是这个流感和新冠一起来,我们中药更要发挥作用。谢谢大家!”年8月8日,张伯礼院士《后疫情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做了32分钟的演讲:《中医药抗击疫情的贡献和思考》。张伯礼首先回顾了中医药在疫情中的四大贡献:面对突发的疫情,中医怎么应对呢?张伯礼院士在奔赴武汉的飞机上让团队成员赶紧编了一个症候学调查手机App。“我总结的这个东西,所以我们最后把这个数据得出来以后,经过后方专家分析跟前方进行讨论,我们最后明确是湿毒疫。”武汉开始的时候对这个病不了解,治疗也不及时,不到位,防护措施不够,医护人员过度疲劳,所以当时的死亡率是比较高的。但是二三月份以后情况就逐步好了。湖北的死亡率5.5%,其他地方的死亡率0.9%。湖北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我们的经验,全国才有一个比较低的死亡率。张伯礼的团队一共直接治疗了个病人。年2月18日,张伯礼团队在中医杂志上紧急发表了文章,让老百姓从“没有特效药”的恐慌中解脱出来,让大家对中西医结合战胜新冠树立信心。1、集中隔离,中药漫灌只隔离不给药,只成功一半,是被动、等发病的消极措施。隔离人员的确诊率,在年2月初是80%;中药漫灌后,到2月中下降为30%,2月底下降为10%。证明根据疾病的共性,大规模服用中药,可以快速阻断病情,很多轻症就直接治愈了。九州通的中药汤药日供应图,效果显著需求快速增加,最高峰一天三万七千袋。2、中药进方舱某某山说,医院只是把病人隔开了,没有什么特别的治疗,病人自己恢复了,这是错误的。我们来看看曾经对中医药有成见的张定宇说怎么说的:张定宇:“我们中医药也是及早的进入了医院。我们医院中药的使用比例达到99.9%,几乎就是%。而且我们创造性的建立了一个以中医为主的一个中医的医院,收入的名患者无一例转为重症。”张伯礼说,医院的病人,90%以上都服用了中药,转重症的比例是2%-5%,远低于WHO报告的重症13%、危重症7%的比例。尤其是中医接管的江夏方舱,%服用中药,转重症的比例是0。3、中医药对重症病人的救治效果中医药对重症病人的救治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中就包括李文亮的同事。张伯礼:“实际中医啊自古以来治急症是中医的强项。你看我们有时候治急症啊,非常愿意看急症,立竿见影,一副药一个样。”“这次在武汉,医院,跟李文亮他们都是同事的,三个人病都比较重。这个原来他们的领导人也没大希望了,说能不能尽量抢救?我们给了药以后,医院的刘清泉教授亲自去看了,我们共同研究的配方,给进去以后,三天,到现在已经使用了将近十天了,病人的状况大为好转,其中两个可以说肯定,完全能够复原了,死不了了。”4、中医药在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康复期治疗更是中医药的强项。尤其对于恢复期核酸复阳的问题,张伯礼指出,是没有治彻底,深部小气管内仍然有痰栓包裹着病毒,用中药化痰就可以了。能解释问题,还能解决问题,才是避免恐慌的关键。接着,张伯礼提到了年6月北京新发地疫情的启示。北京的治疗上采取了三个三:三“一”:第一时间介入、服用中药、第一手中医资料三“早”:早辨证、早截断、早转阴三“精”:管理精细、数据精准、操作精确这次境外海鲜输入北京的疫情,被快速消灭。年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医药的作用得到了国家的充分肯定。不仅如此,张伯礼院士还说:中医药也是文化自信的答卷,嘲讽了迷信西方“特效药”的人。中国抗疫的成功经验是“隔离防疫”和“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依靠这两条,不仅三个月就在大陆本土全歼了新冠病毒,还把疫情初期的高死亡率降到几乎为零。西方抗疫的失败经验是“YM群体免疫与病毒共存”和“西方特效药”:结果不仅美国死亡超过百万,英德法意等西方发达国家都死了几十万。同时,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进出口贸易额,中国都创了新高,是世界最好水平。两种模式,孰优孰劣,本来是一目了然。但是,国内外西方势力推出了利益代言人,一方面鼓吹西方的“YM群体免疫”而贬低“隔离防疫”;另一方面鼓吹西方特效药而掩盖、否认中医药的贡献。年7月上演的电影《中国医生》,不但隐瞒了中医药力挽狂澜的贡献,还刻意编造了欧豪扮演的快递员金仔,在医院吃中药轻症转重症,最后被呼吸机、ECMO救回来的情节。而上海网红医生则一直在宣传“YM群体免疫”、西方“特效药”以及“和病毒共存”。上海的西医势力一直是很强大的,比如他们坚持给病人“抗病毒”、“三素一肽”等等,就像张伯礼在疫情初期所说,中医药经常成为摆设和点缀。年4月15日一到上海,张伯礼院士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老年患者是治疗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病情变化迅速,易转为重症。为了规范老年患者救治方法,张伯礼院士主持制定上海市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救治工作专家共识,并通过上海市卫健委和中医药局在4月19日发布。

只有中医药全面的介入疫情当中,才能快速的控制住疫情,如当初比上海严重的多的香港疫情,总人数万人的香港日增超5.5万,总感染人数超万,医院士仝小林的带领下全面好转,现在日新增不足人,已逐步放开管控,清零指日可待!参考文章:香港疫情医院士仝小林带领下全面好转,逐步放开管控,而上海距离清零遥遥无期……附: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医救治工作要点提示:老年人往往正气不足,脏腑虚损,气血失畅,基础疾病较多,感染疫疠邪气后病情容易迅速加重,在祛邪同时,应注意保护正气,益气活血,健脾补肾。临证要首先及时辨清疾病的类型、状态和缓急,围绕“紧急对症救标”和“保护机体正气”两个方面,抓住主要症状和核心病机确定好中西医结合临床救治方案策略。在用药时机上应体现“早”“快”,在治疗策略上应体现“通”“清”“托”等关键要素,注重调节机体整体状态。口服或鼻饲用药的同时,应特别重视急救中药注射剂的选用,及时扭转危重趋势。具体要点如下:(一)维护正气。见正气不足者,宜尽早益气扶正。轻者宜以黄芪20g、党参15g或太子参30g,重者宜以独参汤(可选择西洋参15~60g、生晒参15~60g、红参15~60g等,必要时可选用山参4~6g)等煎煮后汤液口服或减量研粉冲服,或生脉注射液20~60毫升,一天两次,静脉滴注。虚盛必兼瘀,血必净注射液ml,一天两次,静脉滴注。针灸选穴:足三里、气海、中脘。(二)热盛不退。宜及早肺肠同治,气血并治。汤药:炙麻黄10g、生石膏30~90g、杏仁10g、金银花30g、知母10g、浙贝母15g、全瓜蒌30g、地龙15g、葶苈子15g、赤芍20g、玄参20g、生地30g、生大黄15g。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毫升,一天两次,热毒宁注射液20ml,一天两次,静脉滴注。或安宫牛黄丸1~2丸一天,温化后口服或鼻饲。针灸选穴:大椎、曲池。(三)大便不通。宜尽早通便,肺肠同治。汤药:生大黄10~30g(后下)、全瓜蒌30g、厚朴20g、枳实20g、芒硝10g,口服或鼻饲。灌肠方:生大黄30g、厚朴20g、枳实20g、芒硝30g,直肠滴注。或大黄粉10~20g,冲服。针灸选穴:支沟、照海、天枢。(四)痰粘难咯。汤药:芦根30g、麦冬30g、苦杏仁15g、桃仁15g、全瓜蒌30g、浙贝母30g、生薏苡仁30g、冬瓜子30g、桔梗9g、枳壳9g,竹沥水30ml兑服。顽痰加皂刺15g、胆南星6g。中成药:痰热清注射液40ml,一天两次,静脉滴注。针灸选穴:天突、丰隆、尺泽。(五)肺部影像学渗出加重。当配合解毒活血治法。汤药:葶苈子15g、桑白皮15g、炙苏子15g、矮地茶15g、赤芍15g、马鞭草20g、地龙15g、生大黄15g、虎杖15g、大枣9g。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ml,一天两次,静脉滴注。(六)神昏不清者。醒脑静注射液20ml,一天两次,静脉滴注。(七)肾脏保护。对于肾功能减退者,汤药:黄芪30g、葛根15g、川芎12g、僵蚕12g、丹参30g、柴胡12g、炙附子12g(先煎)、茯苓12g。中成药:金水宝胶囊,一次3~6粒,一日三次,口服或鼻饲。(八)顾护脾胃。脾胃虚弱者,用药慎用苦寒,同时重视饮食调养。汤药: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木香9g、砂仁6g、炒谷芽30g、生山楂9g、陈皮9g、生甘草9g。针灸选穴:足三里、内关。(九)心脑血管慢性疾病者,心肺同治,气血双调。汤药:桃仁15g、红花9g、丹参15g、赤芍9g、川芎9g、生地15g、川牛膝9g、桔梗9g、郁金9g、香附9g。针灸选穴:内关、尺泽、膻中。(十)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在辨证论治时可以先证治疗,截断病势,维护脏腑基本功能。最后,再次重申:能不能尽快落实中医药救治方案,将决定上海疫情救治的成败!文章综合整理自上海中医药管理局,大道天下智库等

推荐学习:

倪海厦老师简介及对话梁冬倪师天纪人纪系列视频学习倪海厦老师诊疗日志倪师点评弟子诊病案例倪师一般论文讨论区倪师各种疾病讨论区倪海厦老师地纪系列全集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天纪全集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针灸全集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习黄帝内经全集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习神农本草经全集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习伤寒论全集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习金匮要略全集紫极先生讲解汉唐中医方剂全集倪海厦老师最新珍贵影视资料:仲景心法传讲五集全

喜欢请点个赞或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