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端午是什么?小时候,端午是吃粽子、划龙舟;上学后,知道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长大后,端午是放假回家。但端午节真的只是如此吗?“端午”为仲夏的开端。古书有载: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从这一天起,天气燥热,虫蛇繁殖,所以人们要准备艾草、雄黄酒等,来避开五毒,驱邪禳灾。最初的端午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的拜祭龙祖的节日。后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便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最后,又注入了夏季“祛病防疫风尚。可以说端午的形成,并不是特指,而是经历了历史的漫长沉淀。那么在经过沉淀后的今天,在成都温江寿安,大家又是怎样过端午的呢?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原始的习俗已不复存在,再加上今年的特殊情况,划龙舟这种大型活动是没办法了,但该有的仪式感,一样都不能少。端午不戴艾,死后变妖怪。古人把端午日午时,视为极阳时分,最能辟阴邪,也是草药药性最强的一天,所以这天采的草药祛病防疫最为有效。每年端午,寿安的每户门楣上,都会插上几株艾草,每每路过,草药的芳香扑鼻而来,提神醒脑,万邪尽褪。端午食粽,吉祥如意。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箬叶等,花样繁多,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不过近几年,口味也没有分得那么清楚,不管你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只要喜欢吃,甜粽、咸粽随口味而定。时至今日,节日氛围确实大不如前,挂艾草、吃粽子算是最基础的了,除此之外,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饭。但或许这才是中国人的过节方式,不管是哪个节日,回家就是最大的仪式感。和家人唠唠嗑,吃一口家人亲手包的香粽,夜幕降临,约上儿时的玩伴去北林绿道溜弯,在难得停下来的日子,尽情放松,伴着熟悉的乡音,走儿时走过的路。去岷江江畔,吹去前半年的浮沉,给下半年许一个好的开始,端午时节的到来,自有它的意义,而身处端午时节的我们,也同样有意义。艾香四季轮回,生活永远是向前的,不管怎样,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依然会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如约而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262.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