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那是必须的!古人端午节的一天,远不止于此——民谚曰:“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正值仲夏,气温升高,百虫活跃,蚊蝇大量滋生,容易传播疾病。打扫庭院,挂艾悬蒲,佩戴香囊,饮雄黄酒,上山采药,杀菌防病……开启消杀的一天,才是他们端午节正确的打开方式。这些仪式感满满的习俗,相传至今,可谓从古到今的“卫生防疫日”!端午节前夕,让观观带你图鉴“卫生防疫日”。药浴疗热疾小时候,你有没有在端午节这天,家人用草药熬成汤,给你泡澡的经历?这就是药浴。五月开始,由于气候湿热的原因,食物容易变质,儿童容易长痱子、疖子。在端午节,药浴一定要有艾叶和菖蒲,这两味药有良好的消毒杀菌、除湿止痒功效。雄黄威邪魅这是真·古代牌消毒水。雄黄是一种中药,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内服,主要用做解毒、杀虫,外用治疗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民间认为雄黄酒可以驱毒避邪,所以雄黄酒成为端午节的传统饮品。有的还将雄黄酒涂抹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角写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艾旗招百福“万能”的艾草,你一定听说过。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的消杀,艾草必须有姓名。端午节插艾,是为了不让邪毒进入庭院房间。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也能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朱印厌毒虫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乱入怎么办?贴个符封印起来,驱除五毒,祈求全家人平安健康。《后汉书·礼仪中》曰:“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端午节民间有贴五毒符驱五毒的习俗。用朱砂书“荼”字,或黑写“龙”字倒贴墙壁、木桩等地方。香囊安心神香囊只能女性专属?不不不,男女都可以佩戴的哦。屈原《离骚》里不是写过么,“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其中江篱、芷、秋兰皆为香草。事实上传统香囊中的香料可以预防感冒、手足口病等,且对防蚊驱虫有一定作用。可不只是装饰这么简单!五彩驱病瘟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辟邪,曾经是很流行的节俗。既是装饰品,又起到驱邪辟祟的作用。《荆楚岁时记》载:“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怎么样?是不是对端午节有了新认识。这些防疫意识其实和我们现在一脉相承,异曲同工。年已悄然过半,但全球疫情还远没有结束。对比古今,我们发现,最好的防疫方法还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提高免疫力。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不聚集、常锻炼……虽然过节,但防疫好习惯,请一定保持住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733.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