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茅石调料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食盐,作为最传统的基础性调味品,其市场一直都以“稳健”著称。按理说“盐改”之后,整个食盐市场应该更具活力才是,但就目前形势看似乎并没有彰显出来。而所谓“盐改”,即从年1月1日起,盐业体制改革进入实施阶段,食盐生产企业被允许进入市场销售领域,并且放开了跨区域限制,可以跨省卖盐。

而作为食盐行业的典型代表,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湖南盐业”)于年3月26日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因此也被称为“中国盐改第一股”。近日,湖南盐业可谓是动作频频,欲通过更名、并购等举措,来抢占更多市场。

通过并购完善产品布局

9月15日,湖南盐业发布公告称,唐山三友盐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友盐化”)通过公开挂牌的方式转让其持有的河北永大食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大食盐”)42.14%股权及万元债权。湖南盐业拟以公开摘牌方式参与三友盐化此次股权及债权转让,拟成交价格为.13万元。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根据公告显示,永大食盐未经审计的年1-6月财务报表,永大食盐年度及年1-6月的主要财务情况如下: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对于此次收购资产的目的,湖南盐业在公告中表示,永大食盐在区域位置、资源禀赋等方面,与公司具有较强互补性和协同性,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做大做精做强。

目前,公司的食盐生产基地主要位于中部及东南地区,尽管盐改后食盐销售区域限制放开,但受销售半径影响,公司产品较难辐射至其他区域,而永大食盐地处河北省唐山市,在华北及东北地区拥有较好的渠道布局和较强品牌影响力,有利于公司完善区域布局。

此外,永大食盐专注海盐产品,特别在精制海盐系列产品拥有领先布局,有利于公司完善产品组合。本次交易符合公司战略布局,有助于公司在互补协同发展中提升综合竞争力,将为公司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支点,是继续深化“三个转变”战略目标的有效举措。

此外,湖南盐业方面还称,永大食盐财务指标占公司相应指标的比例较小,若完成收购,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存在一定影响。同时,永大食盐将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其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与公司不存在重大差异,也不存在对外担保、委托理财等事项。

根据湖南盐业年半年报显示,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盐及盐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主要产品为食盐、工业盐、烧碱、畜牧盐、芒硝。其中,食盐是公司最主要的营收来源。

拟更名“打破”地域属性

8月30日,湖南盐业曾发布公告称,公司名称拟由“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雪天盐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拟由“湖南盐业”变更为“雪天盐业”。目前,公司已收到湖南省市场管理监督局出具的《企业名称变更登记通知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

湖南盐业表示,公司上市以来,在生产、市场方面都逐步实现全国布局,市场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公司正由省级区域公司向全国性公司转型;同时,公司已明确“单品牌”战略,集中资源打造“雪天”品牌。

公司考虑发到原有地域色彩明显的名称及证券简称不利于拓展全国、国际业务,不利于公司开展行业合作整合工作,同时不利于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提升品牌价值,决定更名。

湖南盐业表示,目前公司销售渠道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其中在湖南省内14个地级市设立的市级分公司及其下设的70家县级分公司,终端网点由年底的近10万个增加到11.8万余个,具有较高的覆盖率,并不断增长。

公司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通过自建分公司、或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开展跨区经营的销售模式,充分利用自主投资搭建的开门生活电商平台,加强线上营销力度;公司加快推进“走出去”营销战略,积极推进全国布局。

根据湖南盐业最新发布的今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受疫情影响,业绩有所下滑。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4亿元,同比减少9.5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万元,同比减少24.26%。

根据公司披露的今年第二季度经营数据显示,公司第二季度实现营收5.24亿元,其中直销渠道营收3.20亿元,经销商渠道实现营收2.04亿元;各类盐实现营收3.91亿元。

图片来源:湖南盐业第二季度经营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虽说湖南盐业正在不断寻求对外扩张,但其经销商分布大部分还是集中在湖南省内。

食盐行业“破局”不易

实然,对于整个食盐品类而言,要打破延续了千年的专营制度难度并不小,毕竟此前有过推行六次盐改全部夭折的前车之鉴。而对于现存食盐企业而言,要“破局”的难度并不小。

日前,在年湖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上,湖南盐业董事会秘书刘少华在表示,我国盐行业经营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跨区经营推动食盐市场竞争活力提升,盐行业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盐业体制改革后食盐品种日趋丰富,食盐价格趋向多样化,能逐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

从产品层面看,场上的食盐品种多达60多种,涵盖了海盐、矿盐、湖盐、竹盐等系列产品,既有深井岩盐、海水自然晶盐等普通食盐,也有海藻盐、雪花盐、竹盐等中高档食盐,还有低钠盐、无碘盐、凉拌盐等功能食盐。

比如湖南盐业旗下就拥有加碘精制盐、未加碘精制盐、海藻碘盐、海藻碘低钠盐、腌制盐、岩晶盐等系列产品。虽说湖南盐业表示,公司产品涵盖高中低各个档次,同时包含袋装、罐装、瓶装等多种包装形式,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但对于消费者而言,在低盐低脂诉求的大趋势下,对打着各种功能或者卖点细分盐产品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从市场层面看,除了湖南盐业,还有中盐、久大、粤盐、鲁晶、海晶、淮盐、雪涛以及各个地方的地方性品牌,各地“专营”造就的地方割据态势早已根深蒂固,无论从品牌认知也好,还是消费习惯来说,短期内,外地食盐品牌很难撼动当地品牌的市场地位。

另从渠道层面来说,专营制度时期,食盐行业的渠道已经非常下沉,这一点从湖南盐业的经销商数量上就“可见一斑”,而在改革之后,外地食盐品牌要想在当地新开经销商,除了要解决消费者的品牌认知,还要额外的支出更高的渠道成本和品牌建设成本。

而在这一过程中,虽说制度上给了食盐企业对外扩张的基础,但真正考量的还有食盐能否为经销商带来足够的利润空间,而食盐全国统一零售价的历史已经成为消费者的第一认知,如今虽有一些主打功能的食盐出现,推行价格往上走,但市场反应并算不上好。

众所周知,从整个调味品发展格局层面看,食盐品类早已进入“衰退”期,已经在近5年持续下滑了,并且,各大机构对于食盐未来5年的发展并不看好。

综合来看,无论对于湖南盐业而言还是其他盐企来看,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并不小,“破局”势在必行,因此,像湖南盐业这样通过并购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而在行业不断集中整合的过程中,“强者恒强”的大趋势已不可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