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海湖西畔绵延到阿尔金山,从昆仑山驰骋向北直抵祁连山,这片面积广大的区域就是柴达木盆地,褐黄色是这里最主要的色调,大戈壁、大荒漠延伸到天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雄浑辽阔。其间,有生机盎然的绿洲、水天一色的湖泊、消失无踪的河流,更隐藏着面积广阔、形态各异的雅丹群,令观者无不震撼。
起初,我不知道雅丹群是什么?后来上网查资料,才得知雅丹地貌是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在网上的图片中看到的这些经过岁月摧残、黄沙掩埋、奇形怪状的土堆。我不仅想亲身感受一下,亲眼去看一下,到底雅丹群落是什么样子?
第一次深入柴达木腹地的冷湖一带,这片沉睡的雅丹是如此的规模宏大,栩栩如生,气象万千,无法遏制地把我的想象力自然延伸到遥远的天外——这是一片火星般的景象。密密麻麻的雅丹山,按照不同的发育阶段和造型有规律地排列在俄博梁和水鸭子墩两处自然区的每一个角落,并与位于东南方向的南八仙区域的雅丹连成一片,这里发育的雅丹已经不能用“魔鬼城”来形容了。
在不同的日照下,这里的雅丹地貌会反射出不同的光色,并且拥有槽垄、烽燧、兵阵、拱背、龟背、城堡、立柱、平顶、长垄、方山、金字塔等各种造型数以万计。这里是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年以来气候变迁、风雨侵蚀的产物。在雅丹的表面,依稀可以见到晶莹剔透的芒硝石膏花、排列有序的虎纹斑生物结皮、火山侵入的碎硝滩等。从水鸭子墩两块如火车头般突起于地面,余米的高地上俯瞰,能够看到同心圆状的彩色环形压单圈,从更高的上空还能够看到俄薄梁与水鸭子墩之间的地层呈现彩色圈环结构,这是地层褶皱的水平切面的显现。
我们穿越到水鸭子墩中心最高点的旗舰形高地,发现这座远看似火车头的雅丹山正处于发育的强盛期,它比地平线高出米以上,被风切削得像密密麻麻的城堡和峡谷,包含了我看过的最神秘的探险电影的元素。面对眼前的奇瑰景像,有人形容这里像火星、月球的深邃峡谷,有人说这里是地址塑造的画卷。但以科学的解释,这片死地般的山梁是岩石层持续抵抗侵蚀风化的样貌。
这里是真正的死海,数百米厚的盐碱土层像个坚硬的铠甲覆盖着整个大地,给它以塑造雅丹的基础,没有一丝淡水能够出露到地面,甚至没有一只蚊子或苍蝇的存在。地表通过少量降雨所形成的都是坚硬的盐壳,在强劲西北风的作用下向东南方向延伸,形成一层层永不褪去的固体狂浪,而且延绵不断。这种景象也是我们有生以来第一次目睹,我们庆幸之前没有放弃前进,站在千姿百态的雅丹林中的感觉是奇妙的,像是在“外星”表面上行走一样。
在柴达木总能发生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比如不期而至、遮天蔽日的沙尘暴,比如短时间内大地的沧海桑田之变。我们的车出雅丹群,顺着黑色平坦的公路南下,遇到的就是一个本没有水,却突然积聚起波碧波荡漾的湖水的地方,那是国道南侧的东、西台吉乃尔湖地区。
在若干年前汛期时,发源自昆仑山冰川的那棱格勒河来了一场汹涌洪水,湖水满溢,将原本独立的东台吉乃尔湖、中间的鸭湖和西台吉乃尔湖连成一片,湖岸边,一大片雅丹群脚下的戈壁变成“海洋”,于是形成了约7万平方公里、世界上唯一一处水上雅丹。
站在水上雅丹的岸边,仿佛来到了大海之滨,碧蓝水面与土黄色雅丹奇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色彩上强烈的对比。登高远望,在目力所及的远方地平线上,列列黄色的雅丹如舰队阵列,随着水波摇曳,好像轻轻摇摆。只是那种海风拂面的错觉在回头看见莽莽黄沙的一刻,就会瞬间破灭,但这依然可以安慰每一个雅丹戈壁中孤独的灵魂。
当时水面上涨之后,和水中雅丹一并形成的,还有西台吉乃尔湖北侧的大面积清浅水面,宛若另一处的“天空之镜”。可惜美景不长,年以后,西台湖水又逐渐干涸,那里又成了平坦无垠的盐盖。从国道上向南望去,湖水已经远远退成一条线,眼前大片的戈壁上泛着一层白色的结晶,那是与湖水曾经亲密接触的印记。
行走在柴达木,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身心感受,令人惊诧不已,又感概万端。千万年来,雅丹丛林寂静地安卧在千里瀚海之中,远离人间,不为世人所熟知。今天从地质景观角度看去,雄浑瑰丽,大气磅礴的场景比比皆是,值得大书特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