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正气缅屈原臣心一片爱国情三个粽子,表童心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植根亲子活动深圳市龙岗区布吉中学王泽中年6月14日,又是一年端午节。端午节,我将首次赋予它新的称呼“爱国节”。(本人首次这样称呼,允许学者们争论)屈原听说自己的祖国被占领,于农历五月初五悲愤而投江自杀。所以,我称他投江之日为爱国节或爱国日。作为中国人,应把自信投给自己的文化:端午节中爱国情。作为教师的我,应很好地借用这个节日对女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年6月11日,农历五月初二,星期五,家中。周五早上一起床,王嫦曦(下文称“女儿”)就告诉了我们——他们全班同学周五组织包粽子活动。下午放学回来,她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我她带回了三个粽子,她很开心。她说要给我们每人吃一个。但她妈可能嫌她在包的过程中不太卫生,想扔掉。女儿听后很不高兴。见我后,立马向我告她妈妈的状,说妈妈要扔掉。我一听,立马告诉女儿,不能这样。一定要煮熟后亲口品尝一下女儿的劳动成果。我当即责成她妈要照办。我说教育孩子不能像你这样,要听我的!女儿听后,很开心。此时,她的脸上马上露出笑容。随后,我们父女俩紧紧抱在一起。机会到了,我问她,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她说:“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今天让老爸来给你详细讲一讲。”我说。我真的没有想到,她听得如此津津有味——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占领,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杀,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用药晕死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有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宝贝,你听懂了吗?从今天起,你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个像屈原那样热爱祖国的好孩子!另外,你还要讲卫生保证身体健康,将来才能报效祖国!”“嗯,听明白了!”她点点头。当日晚九点多,粽子煮熟了,她多次打电话让我回来品尝,生怕我不吃,让她没有面子。我九点30分左右到家时,她已准备好了,其中一个角还有她咬的痕迹。她说,太好吃了,老爸再不回来,我不想给你留了。我品尝后,故作连连翘起大拇指:“很棒,棒极了!”其实,她给我留的那一个,什么馅也没有,纯糯米的,只是上面粘了点白糖而已。但她认为,这很好吃。我想,这大概是她亲手劳动的缘故吧,只是氛围不同罢了。从这里,我深深知道教育了教育孩子氛围的重要性。小孩子就是这样,喜欢别人夸奖自己的付出。说到这,我灵感来了,赋了几首有关端午节的诗词,整理如下,以飨读者。其一端午吟五月初五粽飘香,端午品酒配雄黄。回忆龙舟有典故,缅怀屈原萌悲伤。如若屈原被重用,楚国命运不早亡。历史不会再重演,国强民富靠脊梁。其二端午忆屈原离骚天问赋九歌,满腹经纶为求索。合纵抗秦谏忠言,忧民济世救祖国。楚都沦陷泣山河,悲愤纵身投汨罗。怀恨九泉思社稷,端午节日故事多。其三江城子·端午情辛丑五月人有情。草色青,江水鸣。汨罗江边,天问恨不平。滔浪卷舟祈神魂,离骚赋,九歌吟。端午节日粽再迎,酒祭敬,龙舟行。相顾无言,祈祷盼太平。周而复始又一年,弯月下,家国宁。其四七绝·端午端午时节吾有言,万古传闻因屈原。即使华夏江河水,终难洗尽忠臣冤。其五七律.端午五月五日天阴沉,此时南国花海洋。樱桃桑椹与菖蒲,再买祭酒一大箱。鬓丝日渐添白发,余生斗志仍昂扬。屈原胸中家国怀,泽中拼搏不退场。其六七绝·端午端午巧遇阴沉天,中华魂牵汨罗岸。含泪祭酒撒江边,九泉屈原保平安。(版权所有,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出处“特色素质教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