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农村里有盛行熬硝这样的老行当,每当清晨天刚亮的时候,刮削的人就都走出家门,背着筐拿着簸箕,推着车就开始干活了。老房子、厕所等地方的墙根土和盐碱地因为时间长了就会生成一种白色的晶体,把它们刮下来后就是硝土。经过加工之后就能熬出硝和盐,而熬硝土剩下的水叫做卤水,可以用来制作豆腐或者肥料。
刮硝土是熬硝的第一道工序,以前农村里都是刮硝熬硝的好把式,只要用手沾点硝土,放到嘴里尝尝后就能知道出的盐多还是硝多。把刮下来的硝土背回家后,掺上一些草木灰水这样就能防止硝蒸发掉。等积攒到一定的硝土后就要开始熬硝了,那时候是手工熬硝办法很落后,但聪明的人们想出来许多的办法,熬出来的硝或者盐都有不错的品质很受欢迎。
在农村里大一点的作坊会挖上一个淋硝池,通常的人家都会用一口破锅。听老人讲,把硝土倒进锅里压实,在破锅下面放上一个盆,然后在上面倒上水,这时候水就能把硝土里的硝给挂出来,淋到盆子里的水就是硝水。为了确认土里的硝是否淋完,有这样一个土办法。拿一枚鸡蛋放到硝水里,鸡蛋露出来的多说明还要继续的淋,要是鸡蛋向下沉说明土里的硝已经差不多淋完了。
在农村里硝水可是宝贝,除了能熬出硝以外还有许多附加的东西,曾经农村里吃的盐也大都是这样熬出来的。硝水放大锅里烧开以后慢慢的熬,慢慢的锅底就会熬出白色的盐了,硝盐并不怎么咸比较苦涩人们大都用来腌菜用。把上面剩下的水舀到一个陶盆里,隔上一夜后盆底盆边挂上的白色晶体就是硝了。不过沾着卤水纯度低,人们都称为“芒硝”,好要经过冲洗在熬制等步骤才能提纯。
熬硝剩下的水是黑红色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卤水”,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说的就是这个。卤水也有不少人上门来购买,除了用来制作豆腐,还能当肥料使用。农村里浇地的时候,会用倒一些卤水在里面,随着水渗到了地里,这对增加地力特别有效。
以前农村里生产方式落后,这样的简陋的手工艺还流行过一段时间,如今随着农村发展越来越好,这些简陋的方式早就被淘汰了。也只能在从老人口中知道那段过往,熬硝制盐也包含了农民的致富梦想,是人们对富足生活拼搏的见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