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皮肤科

开放共享积极共赢

每周三

12:00

追更新·右上请标星

及时见·右下点在看

01

华华中国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毕业,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硕士学位,做为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及北京市“3+3”薪火传承临床型学术继承人先后师从于国医大师薛伯寿、冉氏医学(冉雪峰)传人冉先德、冉小峰,及蒲氏医学(蒲辅周)传人蒲志孝先生。学习内外妇儿病的中医治疗。临床重视中医经典,重视现代医学及其它学科对人体规律的阐释,临床用药追求“量小效高”。参与《中华药海精华本》及冉雪峰及蒲辅周医学著作的整理和编写。现为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专科专病诊疗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基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学会仲景学会常务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02

各位皮肤科的前辈、各位同道,晚上好,医院的华华,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芒硝治疗皮肤病。我想首先要感谢张苍主任对我的邀请,上个月张苍主任给我们留的作业,让我们讲几个药来治疗皮肤病的经验,我就选了芒硝。因为我觉得我跟芒硝还是相对比较有缘分的。

对于芒硝最开始的印象,还是在我小的时候,我们在东北,当时会养猪,当时养猪呢,有个习俗,实际就是给这个猪呢,不定期的喂芒硝。有这么一个习俗,大人讲就叫舒皮子。可能是为了让这个猪的皮子能舒展开,然后尽快的长肉。当然,我们知道芒硝也叫皮硝,皮硝,用来鞣制皮革的,这应该是有一个非常悠久的历史了,他在制革的时候,可以用来软化和防腐。当时我就觉得这个用来喂猪来长肉的是一种民间的方法,是否感觉能使猪的皮肤扩张,软化,然后从而容易生长、长肉,这就是不得而知了,当然那时我也很天真的想,我们人假如瘦的话,是不是也可以吃点儿这个东西呢。从现在的这种思想学的角度来讲,那可能这个在猪饲料里加入这个芒硝应该是一个比较常规的治法,我不知道大家啊,谁有养猪的经验,因为他对提高体重,包括增加饲料的利用率都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芒硝喂过的猪,一个是健康少病,很少得病,而且食欲比较旺盛,皮毛会很光亮。所以这是我对芒硝最早的一个印象。

当然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消食化积的方法,我们中医治疗脾胃虚弱的食积,可能是健脾消食,这种方法比较常用,用泻药去推陈致新,当然也是一个传统的中医的方法,只是逐渐的被我们忽略,那么旧的不去,新的不生,辨证的角度来看,实际驱邪也是一种扶正。《肘后方》里就有记载这个芒硝治疗,叫“食物过饱不消,遂成脾格”,用这个芒硝一两,然后吴茱萸半升。然后先把吴茱萸煎了,然后把芒硝投进去,趁热服。我们知道芒硝是非常又苦又咸又寒的一个药,这个实际口感是非常不好的,吴茱萸呢,实际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真正的吃过。这个口感也非常难喝,很多病人觉得完全不可以下咽,所以吴茱萸我们的用量一般都很小了,3克4克,但是药典的剂量才是4.5克,实际是这种剂量的病人也觉得非常难吃。像这种方法,我想用泻药来治疗健胃消食,去小儿疳积的,这种方法可能不只限于这个芒硝,这个芦荟、牵牛啊,这些都有治疗小儿食积的作用。那说明这在古代利用这种泻下的方法来健脾消食,实际是一种应该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只是我们现在好像用的很少。

对芒硝的第二个印象,应该是来自于《伤寒论》,因为后来我上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学《伤寒论》,当然仲景用芒硝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这部分的内容,我们后面再详细的加以论述一下。

对芒硝的第三个印象,是来自于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胡万林大师,当时这个风靡,是芒硝治百病。当然媒体给我们的印象,好像是他只会用芒硝治病,实际上是有很大的出入的,我们可以说他实际是喜欢用芒硝治病,就像我们当地的火神派一样,未必他所有的药都是用这个温热药,他可能也加了其他的药,所以我想胡万林应该是一个攻下派的代表。这样说的还是比较客观一点。而且他在临床当中大量使用芒硝,当然也有他的道理,我们可以看一下,具体他这种道理是不是能说的过去。他的理论,我感觉它的核心就是换水。他认为水是人体的个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如果你的水出问题了,那你身体一定会出问题,那么怎么去换水呢,那么他认为芒硝肯定是一个最佳的选择。我们知道在《本经》里有两个药有推陈致新的作用,一个是柴胡,一个是大黄,那么芒硝是不是也有推陈致新的作用,在《名医别录》里呢,实际就记载了芒硝是有推陈致新的作用。那么,以我现在对芒硝的理解,我想芒硝一定是使肠道的各种成分,尤其是水的这种成分的吸收,出现了一个逆向的流动。肠道本来是以吸收为主的。但是吃了芒硝以后,肠壁的细胞转而成为的向外排泄这么一个趋势,当然了,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转变,因为肠道我们知道最终的本性,还是贪婪的向内吸收的,是不是?我们的肠道,就是恨不得我们吃进所有东西,他能吸收的都要吸进去,只是芒硝是阶段性的,把这种状态做了一个改变。所以我们一吃到芒硝,整个肠道变成了从转入为出了,本来是应该吸入,现在变成往外出了,这个一入一出,实际就促成了一个荡涤肠胃的一个作用。当然,从《别录》的记载,芒硝还有利尿的作用,那就是通过排大便。同时也可以间接起到排水的作用,从而得到起到一个换水的作用。当然,我也有一个设想,就是说这些水,包括营养物质,包括电解质,这些通道的进出的通路。是不是因为年久会有一些组织淤积,那么,通过芒硝的这种一出一入的一个荡涤作用,会把这些於堵的网络得到扩张,起到疏通的作用。我想从猪吃了芒硝以后,然后不容易得病,食欲好,然后皮毛这个毛色发亮,应该是印证了这一点,实际是吃了芒硝以后,人体的吸收功能,应该是得到了明显的加强。所有我感觉胡万林大师虽然被我们批的一塌糊涂,但是我觉得他的有些理论还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

当然,作为中医大夫,我不知道各位应用芒硝的机会多不多。一提到芒硝,我们的概念,可能觉得这个东西不是一个寻常的东西,如果我们说大黄的别称是将军的话,那么我想芒硝可能绝对不会亚于它,那么他们之间应该是不分伯仲的。当然,大黄和芒硝还是有差别的,我想这个我们冉老师的观点,他非常强调,越是相近的药也要把他这个鉴别点,不同的地方要分开,我觉得这个的确是很重要。芒硝和大黄,我说一下差别,可能有的人认为一个是入血分的,因为我们知道大黄是有下瘀血、血痹的这些作用。芒硝,是更偏于走气分的,这是一个差别。然后大黄和芒硝,都有清热的作用,还有软坚的作用,通腑的作用,但是可能大黄更偏于清热,芒硝更偏于软坚。如果我们做一个形象的比喻,那么就说,如果是肠道是一条河,那么芒硝,相当于一个增液的一个作用,河水增多一些,大黄相当于增加了几个纤夫的作用,让肠道的蠕动会更加快一些。如果按《本经》的一个分类,实际这两个药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是不是。我们知道在《本经》里芒硝是属于上品的,大黄的是下品,《本经》里把大黄和芒硝分成了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当然以上中下三品来分成药,我觉得这个是古人的一个经验或者智慧,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我们知道中药和人都要有品,人没有品呢,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药没有品可能也治不了病,也救不了命,还会伤人。

芒硝在《本经》里是上品药,我们都知道,上品药是养命以应天,多有补益、延年益寿的作用,然后他经常描述就是轻身、神仙、水上飞这些作用。我们最开始看《本经》的时候,觉得什么轻身呢,神仙呢听起来很玄。但实际你仔细想一想,这个又是很不玄的,什么叫轻身?那如果你到七老八十了,你还身轻如燕,走路跟年轻人一样,你是不是叫轻身呢。如果你到了七老八十,然后还一点儿毛病都没有,非常活的非常轻松自在,你是不是就是一个神仙。所以我觉得这种描述的应该还是非常靠谱的。“万物稟天地之气以化生,有的植物之所以為药,而有的植物之所以不能为药,就是因为那些为药物的植物有非常突出的“特点”,要么有中正之气,要么有肃杀之气等等。总之,要么是通才、全才,要么是專才,与人才相仿。並非每一個人,都可称为人才,只有特殊才能的人才能称呼为人才。”这是一位老药师的一句话,我把它放到这儿,我觉得说得很有意思,如果以人来比作一个芒硝的话,我想芒硝应该肯定也是一个厉害的角色,那么治疗大病重病的一定要靠这些将才,而不能用一些果子药。当然,我们看到芒硝可能不单是一个将才,当然他也是个全才,其实我们都看到了芒硝一个泻的一面,同时也看到了芒硝有间接补的一面,是不是就像我们刚才讲的这个健脾消积,所以说他还有他温柔的一面。

从人类的进化历史来看,人肯定是从单细胞进化而来的,然后从海底进化而来。我们知道我们的人活着是离不开水的,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了人活着实际更离不开盐,这个历史上人类的迁徙,多是因为水源和盐而产生的,人类对食盐的重视,我想自古以来应该是非常重视的。只是我们现在这个食盐的供应太丰富了,太容易了,所以我们忽视了它的重要性。芒硝是不是能作为食盐可用?或者是我们的食盐里会不会含有芒硝的成分呢?我想在过去肯定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零零散散说了不少,我觉得这是我对芒硝最初始的一些印象吧,下面我们就回归正题,来看一看芒硝。首先我们看一看芒硝是一味什么药呢?我们知道芒硝它是一种矿物质,它主要产于沿海的各产盐区,以及在四川、内蒙、包括新疆等内陆的盐湖。它这个味道是咸而微苦的,是类白色透明,成结晶块状。一般饮片的芒硝是这样的。芒硝为什么叫芒硝呢,因为古人认为,芒硝的结晶体是针状其形如芒,就有麦芒一样的芒啊,这是它的芒,硝字,就是因为它的水溶液很强,放在水中,那会消掉会化掉。实际我们知道了,现在就是一种盐的溶解。当然了,古人认为此物见水即消,又能消化助物,所以谓之消。芒硝在古代的文献里,不是我们石字旁的这个硝字,而是三点水旁的一个消字,后来因为它是矿物,就把消字换成石字旁的硝。芒硝的别称有非常多,我们在这里也不提了,因为根据它性状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叫法,什么马牙硝、英硝、皮硝等各种叫法。当然我们临床常接触的是芒硝、朴硝、风化硝、包括元明粉,这些可能是我们经常接触的一些名称。那么芒硝的炮制过程,主要是天然的芒硝,经过放到水里溶解,然后滤过,然后析出结晶,一般上面析出细芒如锋者为芒硝。我们知道芒硝,经过萝卜和甘草同煮,析出以后,再通过煅,就是我们常用的,叫元明粉。当然,这几种叫法,几种成分有区别,但是它作用的大致是一致的,差别只是作用的强弱之别。炮制芒硝用萝卜,据他们加工药的人说,是唐以后的做法。唐以前可能是用豆腐,用豆腐来炮制芒硝,那么后来人们为什么用萝卜来炮制呢?我想豆腐和萝卜,可能有共性的地方,就是它可以去掉它的咸味,可以吸收一些杂质,起到一个搅味的作用。当然豆腐比萝卜好的地方,那就说萝卜,有一个通腹的作用,所以它可以加强芒硝通腑的力量,所以后人基本上都采用萝卜来炮制芒硝。而朴硝现在一般都不作为药用,主要是用来制皮革,还有一很常用的药是和芒硝息息相关的,就是西瓜霜。就是把西瓜切个小口,把芒硝塞进去,然后这个芒硝,就会从他的里面慢慢渗出到这个西瓜的外面,我们把它收集起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西瓜霜。当然现在人,可能又有了进步,有的把它放到苦瓜里头,然后让他吸出霜来叫苦瓜霜,还有放到黄瓜里的,然后叫黄瓜霜。这样的一个事实,芒硝更纯净一些,而且他又加上了这个苦瓜或者黄瓜或者西瓜的这种寒凉之性,所以实际它是起到一个增效的一个作用,从西医的药理角度来看,实际芒硝我们认为主要是含水的硫酸钠。他还有许多其他的金属,像氯化钠,硫酸镁,硫酸钙,这种产量比较低的,因为有人做过这种成分的研究,他研究了24批芒硝的药材各种元素,发现除了主要含有钠,然后其次就是锰、钙、钾、铁、锂铍包括铅,好像这里头是24种元素都含有,当然钠的含量是最高的,锰、钙、钾、铁含量应该是钠的一半左右。

我们知道芒硝这种矿物应该来自于大海,他跟大海应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那么我们也知道我们的人也是来自于大海,人含有的微量元素跟这个芒硝含有的微量元素到底有多么密切的关系,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一个话题。(更多精彩内容请见下周三,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由医院皮肤科聚友会志愿者整理。

责任编辑:医院徐晓静

0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