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B.KAl(SO4)2
C.KHCO3
D.K2CO3
12.古代药学著作《本草经集注》共七卷,其中对“消石”的注解如下:“…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这里的“消石”是指
A.氢氧化钙
B.硝酸钾
C.高锰酸钾
D.硝酸钠
13.《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种,其中有关“青矾”的描述为:“绛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A.CuSO4·5H2O
B.FeSO4·7H2O
C.KAl(SO4)2·12H2O
D.Fe2(SO4)3·9H2O
14.《物理小识》中有如下叙述:“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茂”。“青矾厂气”指的是
A.CO和CO2
B.SO2和SO3
C.NH3和NO
D.NO2和H2S
15.《神农本草经》说:“水银……镕化(加热)还复为丹”。《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柔丹”“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的。这里的“丹”是指
A.合金
B.氧化物
C.氯化物
D.硫化物
16.《本草纲目拾遗》中在药物名“鼻冲水”条目下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入脑,非有病不可嗅。在“刀创水”条目下写道:治金创,以此水涂伤口,即敛合如故。这里所说的“鼻冲水”、“刀创水”分别指的是
A.氢氟酸、食盐水
B.氨水、碘酒
C.石灰水、硝酸
D.稀硫酸、食盐
17.《本草衍义》中有如下叙述:“嘉州峨眉山有燕萨石,形六棱而锐首,色莹白明澈。”这里“燕萨石”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A.SiO2
B.CaO
C.NaCl
D.C(石墨)
18.古代造纸工艺中使用的某种物质存在副作用,它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使纸张变脆易破损,该物质是
A.明矾
B.芒硝
C.草木灰
D.漂白粉
19.《后汉书·郡国志》中记载:“石出泉水…其水有肥,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酉阳杂俎》一书:“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这里的“石漆”“石脂水”是指
A.油脂
B.油漆
C.石油
D.煤焦油
20.我国晋朝傅玄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中写道:“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习与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的“朱”指的是
A.Fe2O3
B.Cu2O
C.HgS
D.Cu
21.年,我国早期科技丛书《物理小识?金石类》记有“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载木不盛”。“青矾”强热,得赤色固体,“气”凝即得“矾油”。其中“矾油”是指
A.硝酸
B.氨水
C.硫酸
D.盐酸
注:以上答案选项标蓝的为正确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