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专属文章之——粽子和雄黄酒端午节始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多年历史。除了艾草、菖莆,龙舟、香包和五彩绳之外,端午节还有吃粽子及饮雄黄酒的节俗!吃粽子忆屈原吃粽子这应该是我们现代人最熟知的端午节“标配”了粽子又称角黍,桶粽,是端午节的传统节日食品,传说屈原为国投江之后,楚国百姓哀痛欲绝,纷纷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有位渔夫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箱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就不会去咬屈太傅大夫的身体了。慢慢的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方法来防止饭团被吃掉,最后发展成为现在的粽子。常规粽子根据地域的不同,粽子的口味也更不相同,粽子主要有甜咸两种,北方地区更偏爱甜口粽子,例如枣子粽,豆沙粽,果蓉粽等等。吃甜粽子蘸少许白糖,就可以将粽子的味道发挥到极致。红枣果仁粽子但不同于北方的粽子,南方的咸粽子像叉烧粽,猪肉粽香肠粽等等,吃的时候要蘸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而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两全其美的生成美丽的享受,也受到不少人的喜欢。配各种酱料蘸着吃粽子更加美味尽管粽子十分美味,但还是要建议老人和儿童和胃病患者应该少量食用,因为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制成,黏性大,极易造成消化不良。这就是端午节重要的构成部分——粽子。雄黄酒是端午节除了粽子外的另一特色饮食。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雄黄酒只是人们祈福健康的愿景不喝为妙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说话间,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被药晕了的蛟龙,于是每年的端午节,人们便往江中倒入雄黄酒来祈求屈原一直不被江中的水怪所伤害。传说雄黄酒涂在脸上能驱五毒这个习俗发展到今天,人们也会在端午节当天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用酒或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希望这样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尽管雄黄酒有很强的除害作用,但在科学知识大为普及的今天,让我们知道喝雄黄酒并不健康,因为雄黄酒里含砷,而砷却是砒霜的主要成分,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看待雄黄酒的功效,并慎重加以引用,在快乐欢度节日的前提下。也要注意身体的健康。这个习俗发展至今仍然盛传最后祝大家,生活如意,合家安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836.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