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中医
听百草故事,懂中药知识
青礞石功效与作用青礞石为变质岩类黑云母片岩,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青礞石的功效是坠痰下气,平肝定惊,青礞石的作用是治顽痰咳喘,癫痫发狂,烦躁胸闷,青礞石食用禁忌是阴虚燥痰及孕妇均禁服青礞石。
药名:青礞石
别名:礞石、煅青礞石、煅礞石、煅青礞石
功效分类:坠痰下气药、平肝定惊药、消食攻积药
性味:甘、咸、平、无毒
归经:肺经、心经、肝经、胃经、大肠经
功效:坠痰下气、平肝定惊、消食攻积
主治:顽痰咳喘、癫痫发狂、烦躁胸闷、惊风抽搐、宿食癖积、癥瘕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3--6g;煎汤,10--15g,布包。
药材基源:青礞石为变质岩类黑云母片岩、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
功效作用
1、青礞石得硇砂、巴豆、大黄、京三棱良。《嘉祐本草》
2、礞石,必用火硝煅过,性始能发,乃能坠痰,不煅则石质不化,药性不发,又毒不散,故必用煅。(《本草问答》唐容川)
3、青礞石得焰消,能利湿热痰积,从大肠而出,因湿热盛而皮肤生疮者,一利即愈。《医学入门·本草》
4、青礞石善化老痰癖积,沉降下行,吐痰在水上,以末掺之,痰即随水而下。同火硝煅炼者,取其疏利之性,则礞石之性更为剽悍耳。独入肝家,治惊痫痰涎胶粘不化,不外咸能软坚,重以镇邪之意。(《本草用法研究》周志林)
5、青礞石治妇人食癥,块久不消,攻刺心腹疼痛:青礞石二分(末),木香一分(末),硇砂半两(不夹石者,细研),朱砂一分(细研),粉霜二分(研入),巴豆三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上药都研令匀,以糯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每服空心以温酒下二丸,取下恶物为效。(《圣惠方》礞石丸)
6、青礞石治急慢惊风,痰潮壅滞,塞于喉间,命在须臾:青礞石一两。入臼窝内,同焰消一两,用白炭火煅令通红,须消尽为度,候药冷如金色取出。上为细末。急惊风痰发热者,薄荷自然汁入蜜调服;慢惊脾虚者,有以青州白丸子再碾,煎稀糊,入熟蜜调下。(《医方大成》引汤氏方夺命散)
7、青礞石通治痰为百病:礞石、焰硝各二两(煅过,研飞,晒干,一两),大黄(酒蒸)八两,黄芩(酒洗)八两,沉香五钱。为末,水丸梧子大。常服一二十丸,欲利大便则服一二百丸,温水下。(《养生主论》滚痰丸)
8、青礞石治一切积,不问虚实冷热酒食,远年日久:青礞石二两(研),滑石一两(研),青黛半两,轻粉三钱。上同研匀。每服一钱,面汤调下,急以水漱口。未服药前一日,先吃淡粥,至晚服药;候次日晚未动,再服半钱,取下恶物,更以汤粥将息三二日,如是无积,药随大便下,并无所损忌,次日将息。(《普济方》礞石散)
9、青礞石治中痰并一切痰症:礞石二两(煅,乳淬),大黄二两(九蒸),沉香一两,半夏二两(姜、矾制),陈皮二两,黄芩二两(酒制)。为末,陈米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三钱。(《惠直堂经验方》礞石化痰丸)
10、青礞石得硝石、赤石脂,治一切痰积、痼痰;得焰硝,治惊风危证。《得宜本草》
11、青礞石治诸积癖块,攻刺心腹,下利赤白,及妇人崩中漏下,一切虚冷之疾,尤治饮食过多,脏腑滑泄,久积久痢:青礞石半斤,捣罗过,用消石二两,细研,于坩埚内,辅头益底,按实,用圆瓦覆口,用炭二十斤煅之,取出,入赤石脂二两,同研极细,滴水为丸,如小鸡头大。候干,再入坩埚内,用少火煅红收之。每有虚冷病,服一丸至二三丸,空心温水送下,以少食压之,久病泄泻,加至五七丸或十丸亦不妨。(《杨氏家藏方》金宝神丹)
12、青礞石治大人小儿食积成痰,胃实多眩晕者:青礞石七钱,火硝六钱(同研炒,以火硝过性为度),枳实、木香、白术各二两。共为末,红曲二两为末,打糊丸梧子大。每早服三钱,白汤下。(《方脉正宗》)
13、青礞石治百日咳:青礞石27g,白矾9g,芒硝18g。共为细末,分30份,每次1份,每日3次。(《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
食用方法
1礞石散
组成:青礞石2两(研)、滑石1两(研)、青黛半两、轻粉2钱。
制法:上为末。
用法:每服1钱,面汤调下,急以水漱口。未服药前1日,先吃淡粥,至晚服药,候次日晚未动,再服半钱,取下恶物,更以汤粥将息3两日。如是无积,药随大便下,并无所损忌,次日将息。
主治:一切积,不问虚实,冷热酒食,远年日久。
来源:《普济方》卷一六九。
2镇惊丸
组成:紫石英(烧,醋淬,研)、铁粉、远志肉(姜制,焙)、茯神、人参、琥珀、滑石、南星(炮)、蛇黄(煅,醉淬)、龙齿各7.5克、熊胆4克轻粉0.3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丸,朱砂为衣,如梧桐子大。每次1丸,金、银汤或猪乳调,拭入口中。
主治:小儿惊痫。
来源:《直指小儿方》卷二。
3苏葶滚痰丸
组成:苏子(炒)1两、苦葶苈(微炒)1两、大黄(酒蒸1次)4两、沉香5钱、黄芩4两、青礞石(火煅如金为度)5钱。
制法:上为末,水为丸。
用法:量儿虚实服之,生姜汤送下。
主治:小儿食积咳嗽,便秘者;小儿痰饮喘急,其音如潮响,声如拽锯者;小儿燥痰,痰多燥粘,气逆喘咳,夜卧不宁,面赤口干,小便黄赤。
来源:《金鉴》卷五十三。
4青礞石丸
组成:南星60克(切作片,用白矾15克,水浸一二日,晒干)、半夏30克(汤泡,切作片,以皂角水浸一日,晒干)、黄芩(姜汁炒)、枳实(炒)各30克、法制消(同莱菔水煮化,去莱菔,绵滤,令结,入腊月牛胆内,风化消15克成。只风化消亦可)、礞石60克(捶碎,焰消60克,同入小砂罐内,瓦片盖之,铁线缚定,盐泥固济)
用法:上药为末,神曲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白汤下。
功效:燥湿化痰,破气消积。
主治:湿痰,食积。
来源:《丹溪心法》卷二。
用药禁忌
1、非痰热内结不化之实证,或脾胃虚弱,阴虚燥痰及孕妇均禁服青礞石。
2、气弱脾虚者,不宜久服青礞石。《纲目》
3、气弱血虚者大忌青礞石。《本草从新》
药材购买,
中医讲阴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有阴就有阳;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一物降一物,没有一种物质是单独存在的、没有制约的!维持整个宇宙的平衡运转,各个维次空间都有他们自己的一套非常严密的制衡系统!所以每种疾病,也必然会有一种降服它的方法,只是我们暂时没有找到而已!
虽然我们有幸对偏方验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我们不过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这一切的基础都是由前人完成的,我们所进行的工作,和前人相比要简单容易得多。在中医药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积攒下了大量的实用偏方,秘方,如何去发掘整理它们的潜能是一件很有价值的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