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端午节,广东顺德伦教的龙舟巡游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楚国的忠臣屈原,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答案并不准确!因为在屈原出现之前,在更古老的中国,就已经有端午民俗节日了。在上古时代,大约是商朝、西周时期,人们就开始了一种夏至祭祀仪式。
中国有二十四节气,其中春分、秋分,阴阳协调,昼夜平分,是非常美好的节气。但是,夏至、冬至却不那么美好,尤其是夏至所在的五月(农历),被视作“恶月”,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夏至期间,天地阳气达到巅峰,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只是,万物之理是盛极而衰,阳气渐弱、阴气渐重。
夏至和端午期间,洪灾频发,酷暑难耐,瘟疫多发,煞气极重,于是人们举行民俗仪式,以菖蒲、艾叶、雄黄酒祛煞。
举行仪式的时间在午月的第一个午日,就是农历五月的第一个干支午日(具体哪天不定,但范围在初一至十二)。由于不好记忆,干脆衍变为固定的初五,这便是端午节在五月初五的原因。
进入东汉、魏晋时期后,全国各地流行不同的端午神话故事,洞庭湖一带流行的是屈原沉江的故事,浙江一带流行的是勾践、伍子胥、曹娥的故事。不过,经过历史的选择,屈原沉江的忠君爱国故事,最受广大人们接受。
传说,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又因为自己是楚国贵族后裔,他不能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为其他国家效力。最终屈原被迫投江自沉……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在端午节划船投粽子到江中,希望屈原的魂灵能吃到。但是屈原的魂灵告诉乡亲们,粽子被蛟龙吃掉了,蛟龙怕五色线,于是人们用艾叶和五色线包粽子。并且发展出龙舟竞渡的习俗,寄托一种哀思。
下面,一起来欣赏一下,广东佛山的龙舟主题摄影作品。龙舟有两种仪式:一种是大家熟知的龙舟竞渡,就是划船比赛;另一种更有民俗气氛,叫作龙舟巡游,这种龙舟比较花哨,充满民俗味道。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镇有一个叫鸡洲的地方,端午节正在举行龙舟巡游。
龙舟巡游和龙舟竞渡不一样,不比速度,而是更重视花哨的龙舟的仪式感。
岭南一带的大河小河特别多,是举行龙舟巡游最理想的地方。
龙舟巡游,每条船上都写着不同村民小组的名称。划船的人都是年轻人。
龙舟巡游时,会放大量鞭炮,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息。
龙舟巡游期间,附近的村民都会跑出来凑热闹,以佛山本地人居多,但也有很多定居佛山的外地人,出于好奇一起来观赏。
龙舟巡游,那种龙舟非常细长,船上放有大鼓,还有各式花旗。
端午节的习俗,最初源自古代百越民族,也就是江浙一带。从江浙到广东、广西,都十分盛行。后来沿着长江,流行到长江中游的洞庭湖一带,也就是屈原故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