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各位在迎来小长假的同时,就会想要家人团聚或是向朋友问候几句。这时候就要注意了,不要和别人说“端午节快乐”,这是为何?原因有以下两点:端午节是一个祭祀节日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类似的节日出现,那时候,农历五月初五是人们祈福辟邪的日子。战国时期,传说楚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遂将农历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由于屈原是投江自尽,人们害怕江里的鱼虾会啃食屈原的尸体,就将家里的米团扔进江里,供鱼虾食用,这里的米团就是我们粽子的原型。虽然历史上对于端午节的起源有所争议,有学者认为,端午节并不是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伍子胥、曹娥、越王勾践等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凭吊先人的节日。因此,端午节的性质和清明节类似。试想一下,应该没有人会在清明节祝别人“快乐”吧?端午节也是一样,在这悲伤的日子里,祝别人快乐就不合时宜了。端午节是一个恶日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为什么?因为五月五日左右,天气逐渐炎热,各种蚊蚁和毒虫出现,疫病开始传播,民间需要采取应对的措施,以做到“诸虫百毒尽消灭”。除此之外,历史上不少有名的先人都死于这一日,除屈原外,还有上文所提到的伍子胥,以及介之推等人(传说)。因此,古人认为这一日会带来死亡和厄运。中国古代,在农历五月里有许多禁忌。例如,五月不能盖房,会导致头秃;在五月里升官的人,他的乌纱帽也戴不久;如果是五月五日诞生的小孩,就会被认为是不祥之子,会祸害家庭。在古代,不少此日出生的孩子被父母抛弃,实在可怜。为了健健康康、顺顺利利地度过这一日,古人想了很多的方法,这些方法有的消失了,有的最后演变成了端午节的习俗。例如,在中国有些地区,端午这一日需要在门头挂上艾叶,或者随身携带用来辟邪。在中国北方,为了驱避蚊虫,端午这一日会制作香囊挂在身上。端午节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正如李时珍认为雄黄酒有解毒杀虫的作用,雄黄酒自然成为端午节上佳的辟邪饮品。除此之外,还有沐兰汤、挂驱邪挂画、拴五彩绳等等习俗,也是同理。所以在这一日,古人在遇见亲友时,会道一句“端午安康”,以表达对他人身体健康的祝愿。写在最后综上所述,在端午节这一日把“端午安康”作为贺词,要比祝贺别人“端午快乐”要好很多。不过,目前不少学者也做出研究,认为历史发展到现在,医疗条件进步,人们也不似从前迷信了,端午节也逐渐发展为合家团圆、快乐的节日!所以说“端午节快乐”也并无不妥。小编认为,“端午快乐”更多是人们的无心之举,疏忽了端午节的特殊性。一句祝词是否妥当无伤大雅,但是这却传递出了不少人缺少对传统文化的基本了解。如果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传统文化要如何传播,民族精神要如何传承呢?你赞成哪种观点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小编讨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756.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