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天跟着李心机先生学习《伤寒论》中调胃承气汤的2种服用方法。

调胃承气汤在《伤寒论》中凡八见,如第29条、第70条、第94条、第条、第条、第条、第条、第条等。主要应用是在阳明病篇中。

论中对调胃承气汤的服用有两种不同的要求。

一是以第条为代表的服用方法。

第条:“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本证是阳明病胃家实的主要表现之一。病机特点是胃肠热结为主,所以用调胃承气汤和胃开结涤热。

因为是胃家实,肠道实热,所以在具体用法上,方后注强调“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这里的“顿服之”是要求原方三味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

这就是说,一升药液,一次内服,其目的是取药力集中,开结涤热效捷。这是调胃承气汤的典型服用方法。

调胃承气汤的另外一种服用方法是第29条方后注规定的方法。

第29条云:“……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方后注云:“少少温服之。”

本条调胃承气汤所治,在于“由自汗小便数,胃先自津液干少,又服干姜性燥之药,以致阳明内结谵语,然非邪实大满,故但用调胃承气汤以调之,仍少与之也”(赵嗣真语)。

在本证一系列的误治过程中,尽管在症状表现上,以阳虚为急,但在病机上具有潜在的阴虚因素,所以过用辛热以后,阳复太过,终于暴露出阴虚肠燥而谵语的底面。

因此,在病机上,本证与第条相比有自己的特点。

这就是经过一系列的误治,正气在一定程度上受损,因此,要求在运用调胃承气汤时,在具体服用法上有所斟酌,“少少温服之”以求药力持续而和缓,正如本论第30条所云:“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

目前的教科书,只讲前一种服用方法,而忽视了后一种方法,有失允当,这不能算是对调胃承气汤的全面了解和把握。从某种意义上说,后一种服用方法更体现出调胃的意蕴。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伤寒论疑难解读》,李心机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03。

六经临床方剂:经方+时方+种病常见病中医效验方(近视眼、慢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介绍几个失眠的单方名医名方,加味金沸草散

随喜转发!福慧增长吉祥安康!

动手指转发、点赞收藏和留言都是善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