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龙舟节等。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说起端午节大家肯定会想到一个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公元前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现在的农历),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
据说屈原跳江后人们舍不得忠臣屈原投江而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生怕慢了屈原就此葬身江底。直至追到洞庭湖时不见任何踪迹。后来每年五月初五的时候划龙舟纪念屈原。
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悲痛欲绝的去汨罗江边悼念屈原。渔民们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身体。担心江里的鱼咬屈原的身体有位渔民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扔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身体。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又怕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便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来逐渐发展成棕子。
有一位老医师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用药晕蛟龙,防止其破坏屈原身体。过了一会儿,竟真的在江面浮起一条蛟龙。后来端午节也有了喝雄黄酒辟邪一说。有的地方也有点小孩耳、鼻、额头、手、足或者在男孩额头写个“王”字。亦为了防毒虫蛇蚁和祛病防灾的作用。
端午还有戴香包的习俗,一方面象征屈原的品德节操将馨香溢世,流芳千古;另一方面又能起到驱瘟避疫,强身健体的作用。
另外还有挂五彩绳的习俗,又名五色丝等。五彩绳分为五个颜色。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寓意辟邪驱灾。因其外观好看亦可做饰品用。相传,端午当天佩戴,等节日过后的第一场雨摘掉让其被雨水或河水冲走可以带走灾祸和疾病。
此外端午节还有挂艾草、拜神祭祖、放纸鸢、打午时水等诸多习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