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等,公元前年的五月初五,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每年这天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的这一天也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日子。端午节的习俗都有哪些呢?
1、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采艾要在鸡未鸣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於其上。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
2、吃粽子,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想到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引人垂涎三尺呢。
3、长命缕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4、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姑娘们会以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美丽动人。
5、饮雄黄酒,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5、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与春节有舞龙也有舞风一样,端午有龙舟也有凤舟。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激励着我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