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临床诊疗与科研高峰论坛 http://www.csjkc.com/yydt/m/826.html东汉初年,长沙人欧回,为屈原爱国精神所感,每年五月初五,必到江边祭奠。忽一日欧回遇到一人,面容古朴,自称三闾大夫,向欧回施礼道:“闻君常祭奠,感激不尽,可惜投江祭物多为蛟龙窃取,我却不可得。希望以后再向江中投米时,可以先用楝树叶将米包住,然后用五色丝线缠束,此物为蛟龙所忌惮,以后必不敢掠取。望君切记!”此人说完,拱手而退,疏忽不见。欧回正自疑惑,脑中忽灵光一闪,屈原遭贬后,可不就是任楚国三闾大夫闲职,此人莫不是屈原大夫?原来自屈原抱石自沉汨罗江之后,楚国人被其爱国情操所感,常常思慕不已。每到他去世那日子,必然以竹筒贮米,投入江水中以祭奠,可是祭物多为水中蛟龙所得。屈原这才借欧回的口,告诉人们如何投米入江,才能避免蛟龙窃取。欧回果然依屈原所言,以楝树叶包米,并用五色丝线缠束,然后投入江中。自此后,才有了五月五日作粽,用楝树叶包米,用五色绳缠束,以祭奠屈原的习俗。以上是南朝是梁朝人吴均,在他所著的神话小说《续齐谐记》中,有一则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记载。虽然只是一则优美的传说,但是影响流传甚广,这也可见我国历代民众对屈原的无限热爱和怀念。屈原受同僚嫉妒,不断在楚怀王耳边编造谎言诽谤屈原,昏庸的楚怀王果然逐渐疏远,将屈原投置闲散,后来又受奸臣离间,终将屈原流放。满腹才华,报国无门,屈原怀着满腔的悲愤,落拓于江湖,在写下绝笔《怀沙》后,怀抱大石投入汨罗江结束了自己不得志的一生。屈原抱石投江震惊了楚国上下,百姓们很是悲伤,纷纷到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操舟在江上往来穿梭,打捞屈原的尸体,这就是后来端午节赛龙舟风俗的由来。还有一位渔夫将准备好的粽子和鸡蛋投入江中,希望江中的鱼虾吃饱后,不要去啃噬屈原的尸体,这就是后来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人们又担心江中蛟龙会伤害屈原的尸体,于是一位老医师向江中倒入了一坛雄黄酒,想要让蛟龙喝了雄黄酒而晕倒。在人们的期待中,没过多久,江面上还真的浮起一条晕了的蛟龙,龙须上还挑着一片屈原的衣襟。江边凭吊屈原的人们看到此景,出离愤怒,于是合众人之力,将蛟龙拖上岸,抽筋剥皮,还把龙筋缠绕在小孩子们的手上和脖子上。这也是《荆楚岁时记》中所载,每逢端午节,人们用青、黄、赤、白、黑五色丝线,系于臂上或挂在胸前,可以“令人不病瘟”习俗的由来。端午节即将带来,虽然各地风俗习惯有异,或是以蒜头挂在儿童胸前,或是将艾草挂在门楣上,或是大人饮雄黄酒,还在屋角洒雄黄水,或是用菖蒲、艾草煮水用来沐浴,都是为了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防疫祛病、去除毒虫、保人安康。关于端午节,在你们家乡,还有哪些习俗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这个端午,让我们过得不一样!#端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001.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