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处于芒种和夏至之间,天气越来越炎热,雨水增多还伴着湿气。民间传统的端午节习俗,比如有包粽子、悬挂艾条、抹雄黄等等。这些习俗还具有防病和保健的养生功效。

1.粽子——清除烦热

糯米是粽子的主要原料,时常还会夹杂一些豆类、红枣、肉类。常选用选用粽叶、荷叶、苇叶来包,吃粽子能养胃消食、和中健脾、补中益气。但是过量进食粽子易造成消化不良等症,有糖尿病人群、老人及小孩建议少吃。

2.插艾条——避瘟除浊

端午节人们常常在门楣上插上艾条。可以驱虫驱蚊,有些小孩子皮肤过敏,取几支艾草煮水,洗洗身子还可以很好的去风气。

3.佩戴香囊——健脾化湿

香囊经常佩戴于胸前、腰际处,或还可以挂于室内、车内。能帮助祛风散寒、健脾化湿、行气开窍、化浊解毒。需要提醒的是,对香包里面的药材过敏或者特殊体质的人群不建议佩戴

4.涂雄黄酒——杀虫解毒

雄黄的功效是解毒、杀虫、燥湿、祛痰。人们常将适量雄黄兑入酒中,把雄黄酒涂抹在身上,具有杀虫解毒、治疗湿疹等皮肤病等作用,也可以喷洒在墙角和床底,能消灭蚊虫。但是不能自行配酒饮用,避免中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9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